“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据帛书本为上篇德经、下篇道经,故又称德道经,而传世本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也就是道德经。至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道德经与孝经并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此经为道德真经。老子一书分章不定,严遵老子道德指归分上篇德经四十章,下篇道经三十二章,凡七十二章;八十一章本最早出自老子河上公章句,此种版本上经三十七章,下经四十四章;帛书本、竹简本有分章符号,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格局,北大汉简本分为七十七章。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奉老子为创始典籍,道教出现以后,道德经亦被奉作教门核心经典。然而道家和道教意旨有别,道教尊老子其书为“三洞之精华,一乘之奥旨”,并以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作为重要的讲本,尊老子其人为至上三清尊神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历代注释老子的书籍极为繁多,蔚为大观。
据前人考订,王荆公注解道德经有全义、字说、杂说、新说四种不同的解说方式,同时考虑到历代书目的著录名称,此次整理,将此书命名为“道德经义说”,或许更符合荆公的原意。荆公解道德经原书久佚,前人有多种辑录本,此次整理即综合诸本而成。有学者经过对比后发现,荆公所注解之道德经经文,所据版本与王弼注不同,而与同时期的吕惠卿道德真经传相同,这次整理就以吕书的经文为准。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庄子谓“无古无今,无终无始也。”道本不可道,若其可道,则是其迹也。有其迹,则非吾之常道也。
名可名,非常名。
道本无名,道有可名,则非吾之常名。盖名生于义,故有名也。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无者,形之上者也,自太初至于太始,自太始至于太极,太始生天地,此名天地之始。有,形之下者也,有天地然后生万物,此名万物之母。母者,生之谓也。无名者,太始也,故为天地之父。有名者,太极也,故为万物之母。天地,万物之合;万物,天地之离。于父言天地,则万物可知矣。于母言万物,则天地亦可知矣。
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天屈西北为无,盖制字或以上下言之,或以东西南北言之,或以左右言之,或以先后言之。盖乾位西北,万物于是乎资始。方其有始也,则无而已矣。引而伸之,然后为有。盖不能常无也,无以观其妙;不能常有也,无以观其徼。能观其妙,又观其徼,则知夫有无者同出之玄矣。道一也,而为说有二。所谓二者,何也有、无是也。无则道之本,而所谓妙者也;有则道之末,所谓徼者也。故道之本,出于冲虚杳眇之际;而其末也,散于形名度数之间。是二者,其为道一也。而世之蔽者,常以为异,何也盖冲虚杳眇者,常存于无;而言形名度数者,常存乎有。有、无不能以并存,此所以蔽而不能自全也。夫无者,名天地之始;而有者,名万物之母。此为名则异,而未尝不相为用也。盖有、无者,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也。故非有则无以见无,而无无则无以出有。有无之变,更出迭入,而未离乎道。此则圣人之所谓神者矣。易曰“无思也,无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