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里的数据库里,有旧时间线流传到后世的所有科考题目及程文,这对王谨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真题库。
不过, 王谨并没有从一开始就贸贸然地去研究那些真题, 而是等到跟着齐秀才一点一点的打好基础,并且了许多本朝的程文之后,才开始去关注这个真题库。
毕竟, 每朝每代都有不同的社会风气,也都会出现一些主流的思想和学说。直接去研究后世的, 尤其是明、清两朝的科考题目,他担心自己会先入为主, 陷入误区。
而至于说,靠着这个数据库去作弊王谨更是想都没想过。
每个人作诗写文章时,都或多或少的会有自己的小习惯。行文风格,惯用的词句,习惯的停顿处,注重逻辑或者是注重词藻,人生阅历,隐藏的情绪等等等等, 这些小细节,在那些于笔墨里浸淫了一辈子的文人眼里, 那就跟签了名字一样明显。
所以, 虽然为了防止作弊, 本朝除县试之外的考试都采用了糊名誊录制, 跟考生有关系的考官也需要回避, 但如果某个考官想要给好友或者上司的子侄放水, 那他只需要事前随便翻看几篇那位考生之前写过的文章, 到判卷时,十有八九就能把他的卷子认出来。
虽然不能做得太明显,但把名次往前提个几位还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也是齐秀才告诉他们的一些科考之路上的潜规则,只能算是徇私,倒也算不上舞弊。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拿后人的文章来应付科考,或者是做一个“文抄公”,用各种流传千古的诗词给自己堆一个才子的名头出来,那就真的太过小瞧古代文人的眼力了。
王谨从来都不会小看这个时代的人。
北宋时期本就是历史上文气最盛的朝代之一,再加上宋“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北宋时期的文人们那都是既有才名,又会做官,还都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就像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晏殊这几位,哪一个不是既能在朝堂上身居高位,又能在文坛各领风骚,并且都各自流传下了不少奇闻逸事。
而到了本朝,太祖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咱们到底杀不杀士大夫这个问题,但到目前为止,除非是牵扯到谋逆大罪,一般情况下,在本朝做一个文官,生命安全还是非常有保障的。
再加上太祖在位时改革科举,兴办官学,还提升了官员们的待遇,这也导致本朝的文气比起北宋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各种文人才子层出不穷。
王谨即使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也绝对不敢小瞧这个时代土生土长的天才。
北宋兴起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在本朝依旧深入人心,而像山西这样有些“重商轻文”的,只能说绝对是特例。
王谨依稀记得,在晋商迅速崛起的明清两朝,这几百年间,山西没有出过一个科举状元。在山西民间甚至还有“当官入了阁,不如茶票庄上当了客”、“有儿开商店,强过做知县”这样的俗语。
而由于太祖的出现以及几代晋王府对太原城的治理,这一切都在无形中加快了晋商的发展。晋商家族讲究代代相传,聪明的后辈自小就被培养着继承家业,悟性一般的才会被送去读书,自然也就很难读出什么结果了。
当然,在当今圣上以晋王之身成功造反之后,不少有远见的山西人们又重新燃起了对“功名”二字的渴望,并且理所当然地把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下一代之上。可以说,如果王谨再晚几年参加科考,那他要面对的一定是要比现在激烈几倍的竞争局面。
虽然如今的山西那股“重商轻文”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这或许会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