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白月光的替身宠妾(1/3)
    张远山与袁良走后袁枚并没有将他命属下带过来的两千两黄金留在丰悦客栈直接把黄金拿给苏诗兰实在不太安全,况且黄金又重又占地方还不方便取用。

    于是乎袁枚与自告奋勇的李昭荣一起把黄金送到了京城最大的钱庄,把金子兑成了面额不一的交子给苏诗兰,并承诺剩下的润笔费将在七日之内送到苏诗兰的手上。

    只要能维持生活,润笔费是多少苏诗兰都不在意。这会儿她的心神已经飞到张远山与袁良特意来找她的原因上了。

    正所谓一箭一雕嫌少,一箭双雕正好,一箭三雕多多益善。张远山、袁良和苏竞关系不睦是真的,但一码归一码,朝堂上的老狐狸们不会单纯地为了出口气而随便出手。

    张远山和袁良会亲自来找苏诗兰,那确实是有正事东瀛来了一沙门,名为戒海。戒海身份尊贵,原为东宫。然而其父病重时兴许是害怕弟弟伤害身为东宫的戒海,遂将戒海降为臣籍,并传位给了弟弟。

    新帝登基后戒海遁入空门,如今清修已有十二载。此次来到李朝,戒海不光是为了学习李朝的先进文化技术,他更大的目的是想要观阅天竺舶来的经卷,更加深入的研习佛法。

    巧得是天竺高僧净摩罗正好游历到了李朝,他还带来了几个路上认识的胡僧。

    高僧云集有利亦有弊。利在于如果能把高僧们都接待好了,那无疑是扬我国威、彰显我大国气度的事情。弊在于李朝不是佛法的发源地。戒海与净摩罗一行接触后很有可能就不把李朝当回事了。

    胡人与李朝人你进我退的打了几百年,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说不上好。净摩罗这一路上都与胡僧们为伴,胡僧们都像净摩罗灌输了些什么李朝人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如果李朝让净摩罗失望,只怕李朝上下的佛寺都会视英宗为罪人。

    如今佛寺在民间的影响力相当巨大,就是官府有时都得礼让三分。英宗尚不能处理好皇权、高门与寒门三者之间的无形对垒,再与沙门起冲突他就可以在写罪己诏之后写退位书了。

    张远山连同多位重臣商量数日,决定要送戒海一份大礼东瀛没有自己的文字,东瀛人现在所用的文字是从汉字演化而来。汉字的读写对东瀛贵族来说是最基本的教养,也是东瀛贵族最重视、最崇尚高雅趣味。

    戒海不是想研习经书么那么李朝就送他一份经书的抄本,让他拿回去当国宝供奉于佛前。

    这份抄本不光要有最华贵最典雅最高尚的装帧与装饰,还要有一字一句、甚至一勾一画一撇一捺都足以震动人心的文字。

    张远山从吏部尚书崔文远那里听到过苏诗兰的名字。笑过了苏家的家丑,张远山倒也把崔文远夸苏诗兰的字与文章的那些话都记在了心上。

    苏诗兰的文章是否精妙他不关心,但既然苏诗兰的字写得好,他还正好想要个字写得一枝独秀的人来抄经书嘿嘿,苏竞不是想惩惩治治给他丢了脸的逆女吗他偏要抬这苏诗兰的名声

    又能震撼戒海,又能扬我国威,还能给苏竞添堵,一箭三雕岂不美哉

    还有那净摩罗和那群胡僧要是这苏诗兰用着趁手,指不定他还能用她下一次如此黄金万两哪里算多

    张远山与他的属下都是行动派。他上午见过了苏诗兰,午后苏诗兰得了黄金万两做润笔费的事情便在官员中不胫而走。

    逗留在京中准备参与秋闱的学子们大多有师长、同门于京中为官。这些学子里消息灵通的不到天黑就已得知苏诗兰要代表李朝抄写妙法莲华经给戒海带回东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子不出三日也都听说了苏诗兰那价值黄金万两的润笔费。

    一时间京城中人咋舌不已,别说丰悦客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