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为周公所作的周礼又称周官周官经或周官礼,先秦典籍不见征引,西汉河间献王购得并献与朝廷,深藏秘府,“五家之儒莫得见焉”。至西汉末刘歆始称之为周礼,并在王莽时正式用此名且置博士,唐代立九经,成为儒家核心经典十三经之一。近世学者研究西周金文中的职官,发现多与周礼相合。
王荆公平生重视周礼,说“政事所以理财,理财乃所谓义也。一部周礼,理财居其半。”答曾公立书并以此书为其主持变法之根本依据。故他亲自撰著的周礼义,于考察其学术思想及熙宁年间的政治、文化等均有重要意义。周礼义是原本的书名,后人因其新法,加“新”字于其书上,于是后世沿用“周礼新义”书名至今。这次整理,仍从原名。
周礼义早已散佚,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馆臣周永年等从当时尚存之永乐大典中辑出所见残文,成周礼新义十六卷、考工记解二卷。后钱仪吉复从前人文献中辑出部分条目,刊入其所编经苑中,故较尚书义诗经义二书尚为可读。这次整理,便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考了前人时贤的辑佚成果,偶于个别字句略作取舍,以方便普通读者了解荆公在周礼一书上的思想。周礼经文顶格,荆公解义文字前空二字,以便。其中有些官名没有荆公的佚文,则在前面加上“”符号。
士弊于俗学久矣,圣上闵焉,以经术造之;乃集儒臣,训释厥旨,将播之校学,而臣某实董周官。惟道之在政事,其贵贱有位,其后先有序,其多寡有数,其迟数有时;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其人足以任官,其官足以行法,莫盛于成周之时;其法可施于后世,其文有见于载籍,莫具于周官之书。盖其因习以崇之,庚续以终之,至于后世,无以复加,则岂特文、武、周公之力哉犹四时之运,昼夜积而成寒暑,非一日也。自周之衰,以至于今,历岁千数百矣;太平之遗迹,扫荡几尽,学者所见,无复全经。于是时也,乃欲训而发之,臣诚不自揆,然知其难也;以训而发之之为难也,则又以知夫立政造事追而复之之为难;然窃观圣上致法就功,取成于心,训迪在位,有冯有翼,亹亹乎乡六服承德之世矣。以所观乎今,考所学于古,所谓见而知之者。臣诚不自揆,妄以为庶几焉;故遂昧冒自竭,而忘其材之弗及也。谨列其书为二十有三卷,凡十余万言,上之御府,副在有司,以待制诏颁焉。谨序。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昼参诸日景,夜考诸极星,以正朝夕;于是求地中,以建王国,此之谓辨方。既辨方矣,立宗庙于左,立社稷于右,立朝于前,立市于后,此之谓正位。宫门、城阙、堂室之类,高下、广狭之制,凡在国者,莫不有体,此之谓体国。井牧、沟洫、田莱之类,远近多寡之数,凡在野者,莫不有经,此之谓经野。设官,则官府之六属是也;分职,则官府之六职是也。设官分职,内以治国,外以治野,建置在上,如屋之极,使民于是取中而芘焉,故曰“以为民极”。“极”之字从木从亟,木之亟者,屋极是也。官言所司之人,职言所掌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