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休征曰肃,时寒若;曰,时旸若;曰晢,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征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
若,似也。降而万物悦者,肃也,故若时雨然;升而万物理者,也,故若时旸然;晢者,阳也,故若时燠然;谋者,阴也,故若时寒然;睿其思心,无所不通,以济四者之善者,圣也,故若时风然。狂则荡,故常雨若;僭则亢,故常旸若;豫则解缓,故常燠若;急则缩栗,故常寒若;冥其思心,无所不入,以济四者之恶者,蒙也,故常风若。君子之于人也,固当思其贤,而以其不肖者为戒。况天者固人君之所当取象也,则质诸彼以验此,固其宜也
曰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
“惟”字,皆训“如”。自“王”至于“师尹”,犹岁、月、日三者之相系属。“肃,时雨若;,时旸若”之类,皆圣人所以取宪于天道。
岁月日时无易,百谷用成,用明,俊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用昏不明,俊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九、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
同田为富,分贝为贫。富贵人所欲,贫贱人所恶,而“福”“极”不言“贵”“贱”,何也曰五福者,自天子至庶人皆可使慕而向;六极,亦皆可使畏而远。若贵贱则有常分矣,使自公侯至庶人皆慕贵、欲其至,而不欲贱之在己,则陵犯篡夺,何有终穷诗曰“寔命不犹”,盖王者之世欲贱者之安其贱如此。恶者,小人之刚也;弱者,小人之柔也。
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惟克商,遂通道于九夷八蛮。西旅厎贡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训于王。
曰“呜呼明王慎德,西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无替厥服;分宝玉于伯叔之国,时庸展亲。
明王既以德所致者分异姓,以宝玉分同姓,则人不敢轻易其物;方且以我所赐之物为德。亲之矣,而不以所宝分之,则人孰知亲亲之信也。
人不易物,惟德其物。德盛不狎侮。狎侮君子,罔以尽人心;狎侮小人,罔以尽其力。不役耳目,百度惟贞。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不作无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贵异物贱用物,民乃足。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不宝远物,则远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以不宝远物,故犬马非其土性不畜;以所宝惟贤,故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大德,细行之积也。九仞,一篑之积也。故细行不矜,足以累大德之全。一篑不勉,足以亏九仞之成。
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
武王有疾,周公作金縢。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