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额头上满是汗水。
每年临近除夕,这最忙的就是户部,因为岁末要进行核算,本该提早许多日,就该出来的,经过几次验算无误再呈交给陛下。
毕竟牵涉到的乃是国库里面钱粮物资的存余,这可不是小事。
一旦算错了对不上,明明没有的东西,结果朝廷却以为账面上的东西还在,到时一旦支出时出现了问题,比如北伐出征调度时国库却拿不出来,那便是天大的事,他这个户部尚书几个脑袋都不够砍得
“杨爱卿,你这账目怎么回事”
老朱陛下有些不耐烦了,忍不住提出了质疑。
算你娘的蛋
越算数额差距越大
你就是这样拿来糊弄朕的吗
感受到了皇帝陛下语气里面的怒火,杨思义吓得急忙起身跪倒在地上。
“陛下息怒,息怒”
“因为计算量巨大,又为了防止出现错漏,所以户部二十多个文吏,几乎都是各自验算,只有两边的数目都对上,方才可以确保数目无误”
“臣来之前已经核算过一次,两边数目大差不差,可是不知道怎么现在却对不上了”
老朱陛下脸都黑了,冷冷地盯着杨思义。
这个杨思义,真是越来越敷衍了事了
当初他可是出了名的能力突出,老朱还是吴王的时候,就任命杨思义做负责钱粮的司农卿,杨思义对于老朱提出的想法总是详细谋划后加以实施,算是难得的贤才干吏。
结果这才过去了多久,坐上了户部尚书的位置,这杨思义就开始精于享乐、怠于政事
户部统管天下钱粮,这可是关乎社稷的重担,怎么能交给这种人
长期以来积攒的不满,让老朱陛下彻底动了更换户部尚书的心思。
恰在此时,赵永进来通传,李善长与李祺求见。
老朱陛下听到这话,眉头一皱,顿时明白着父子二人是为什么而来。
“杨爱卿,你且去偏殿继续核算”
杨思义如蒙大赦,躬身退出大殿。
李祺走进大殿时,恰巧看到了杨思义的狼狈模样,心中顿时一动。
“先生,文和,你们怎么突然入宫来了”
老朱陛下笑呵呵地开口道,示意李善长自己入座。
但李善长却直挺挺地跪倒在地。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此次科举大考意义非凡,因此老臣建议由陛下亲制策问,试于奉天殿,以此显示国朝对士子的重视”
老朱原本有些不大高兴,认为李善长这是在推脱。
不过听到后面,老朱陛下倒是眼前一亮。
皇帝亲制策问,那意义可真就不一样了。
这些新科进士将会成为天子门生,有没有才干,老朱也能记得。
“唔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
“先生有心了,那就依先生说的办,不过科举的事情还是先生主持吧”
朱元璋上前将李善长给扶了起来。
“说起来,这科举之外,户部也是一团乱麻,连岁末核算都做不明白,咱想让先生执掌户部,先生觉得如何”
李善长:“”
李祺:“皿”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