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所述的确井井有条,起码表面看着让人证据充分,理由得当,且引荐了不少案例,看来是真研究过类似的案卷了。也看来是真的闲得发毛了。
只是她文中所言所述立场过于严苛,不近人情。御史台中类似的卷宗里,自然也有更轻判的,此判不算显眼,也称不上特例。
办案自有程序。
此案如何量刑,当时已考虑的清清楚楚,他就算现在再看,也并不觉得出错。
当初凶犯杀人究竟是蓄意还是无意,一直未有人证物证可以证明,不过是双方各执一词,自圆其说。之后人犯又愿意出五千两白银息事宁人,双方商议过后,死者父母及兄弟立即表示可以不予追究。
既然如此,轻判量刑自然合理,且双方皆无异议。
方拭非将这翻出来,分明是自找麻烦。她若非要计较个清楚,那御史台实在是不适合她了。
御史中丞摇了摇头,将公文放在桌角,便不再理会。
他以为这就结束了,是方拭非在与他不甘的抗议表示,并非真心想要插手旧事。
紧跟着第二日,第三日源源不绝,且有增多之势。
主簿惴惴不安地将东西摆到他桌上示意,然后冲他尴尬笑了笑。
御史中丞抬着笔道“我这桌子上有一半都是他的东西。”
主簿点头。
御史中丞“这两天是不是又多了”
主簿“他看起来的确更熟练了。”
御史中丞“他那里还有多少”
主簿试图用手比对,最后觉得方拭非的能力实在难以比量,且无穷无尽无法揣测,于是摇头说“应该很多很多。”
御史中丞在“很多很多”四字中,陷入了沉思跟绝望。
他脑海中忽然出现王声远在他面前提到方拭非时,露出的诡异表情。
当时他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形容,现在终于明白了。
那个词叫同情。
御史中丞皱眉道“他是将我们御史台的卷宗都翻遍了吗”
“额这个”他思忖片刻,试探着回道“他的确是翻阅出了不少案卷,并沉迷于此,颇为辛劳。”
御史中丞挑眉“呵。”
这方拭非,不会是真想把旧案都翻一遍吧
主簿的眼神中分明回的是是的,他会。
“不见谁同他一样勤快,偏偏是他。”御史中丞摇头,继续埋头做事“知道了。叫外面的人进来,把左边的那一排搬到外面去。顺便告诉方御史,不要浪费台中纸张。”
主簿心道,这大人物就是跟他们不一样。
御史中丞过目之后,没有将东西向上呈递。
原本人犯如何量刑,就是各御史商量过后的结果。能呈到御史台这里来的,大多争议较大,站哪一方都能说出道理。案卷上不会尽数记载事情始末。方拭非没有参与,仅凭记录,自然不会明白。
但多看卷宗、增长经验总是好的,只要方拭非将自己本分的事做完,要看多少卷宗,他都无心阻止。
御史中丞也想知道她有多少的毅力。
而方拭非熟练上道之后,对待案件的确有了些见解。
有些说得过去,纯粹是想让御史中丞烦着,所以递上去。但有些的确说不过去。
反正她闲来无事,还将所有涉案官员的关系都记录下来,并做了梳理,并照各州县进行分类。
如此统计分析,其实还挺有意思的。只是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