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笸箩里放着针线、剪刀和碎布头等物。巫洛阳将裤子放在里面,端着它坐到了门口。
其实做针线看起来好像很悠闲,但一直勾着脑袋,对脖颈来说也是巨大的负担。而且巫洛阳发现,缝衣服虽然不要多大的力气,但是手指也还是会被针磨得发痛,尤其是布料比较厚的地方,要用手指抵着针推进去,推完就留下一个深深的坑。
好在虽然磕磕绊绊,但总算是在程怀燕回家之前,把这条裤子补好了。
巫洛阳抖开来看了一下效果,自己挺满意的。
希望程怀燕和小喜鹊看到的时候,也会高兴。这么想着,她不由得对接下来的时光生出几分期待。
不多时,小喜鹊就放学回来了。
巫洛阳注意到,她的书包也旧了,边上有不少磨坏的地方,虽然还没破洞,但是也相差不远了。书包的针线倒是很好,做得十分仔细。巫洛阳猜想,这应该是程怀燕的母亲在世时做给她的,能用到现在,已经是因为主人很爱惜了。
回头也可以琢磨琢磨怎么修补一番。毕竟小喜鹊今年才开始上学,这书包估计还要用很久呢。
程怀燕还没回来,巫洛阳没急着将补好的裤子拿出来,而是跟着小喜鹊,看她生火做饭。
程家的炉灶,是用泥土自己夯的,就靠着墙根垒起来,烟道顺着墙壁通到屋檐下。灶分成上下两层,中间是一块镂空的石板,上层烧火,下层是灰塘,早上程怀燕的土豆,就是埋在这里烧熟的。
巫洛阳上过中学,知道这种结构是因为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柴架在石板上,上下都通风,自然就燃烧得更加充分。
小喜鹊从马棚里抓了一大把松木的枝丫,先在灶里搭了个中空的三角锥,然后再在上面放上树枝,一层细的,一层粗的。最后,她划开火柴,伸进三角锥的中间,将松枝点燃。
火苗很快就腾了起来,由下往上,逐渐点燃树枝。等火势旺一些,就可以添大柴了。
看起来挺简单的,巫洛阳心想,下次可以试一试。
生起了火,小喜鹊又找出饭盆,从早上程怀燕蒸饭的大甑子里往外舀饭。
用玉米面蒸饭的工序很复杂,而且费时费力。所以程怀燕一般是一次性蒸几天的,平时热一热就行。
也是因为这样,小喜鹊才能在家里煮好饭等她们。
巫洛阳见状,连忙上前帮忙。端着这么重的盆,对于六岁的小孩子而言,还是有些困难了。
舀出来的饭再一次结了块,要仔细地压散了,热出来口感才会好。因为巫洛阳接手了这个活计,小喜鹊就又去削土豆。
等锅里的水烧开了,将切成片的土豆和白菜梗放进去,再放上蒸架,把饭盆放在上面,盖上锅盖。等到土豆煮好,饭也就热透了,饭端出来之后,再往里放上菜叶子,最后再把菜全都舀出来,锅里添上水,用余火加热。
这样下来,半小时就能做好一顿饭,只需要一笼火,两三根大柴,不仅能吃上热饭热菜,还能烧些热水洗漱。
总的来说,煮饭也没什么难度。
这主要是因为家里没有什么调料,更没有油,饭菜也就没什么花样。
然而即便如此,据巫洛阳这段时间浅显的了解来看,程家的生活在整个小塘村,不能说很好,但也算是中游水平了。至少吃的是干饭,而且每顿都能吃饱。
太阳快落山时,程怀燕终于踩着夕阳的余晖回来了。
她背了满满一背篓的草,满到什么程度呢上面冒出来的草已经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