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章 第27章(1/3)
    现下,沈顾两位大人皆因病不朝,许多臣工都以为长官不在便可有所懈怠,却没想到内阁众臣们在殿中已是吵得不可开交。

    自从顾禹同告假后,景祐帝便命杨、牛两位次辅暂行代理内阁。可次辅牛之喻前些天又因税法一事出使雍州考察,没有数月时间怕是回不来。现下的大周内阁就是杨善清杨阁老一人说了算。

    这位杨阁老也是两朝老臣,他虽然自诩为中立一派,但朝中人皆知他与沈太师交好,甚至他的岁数比沈伦还大了半轮。当年顾禹同还是会元之身时,杨阁老便已是阁老。

    但没想到,当初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举子,如今已是实权在握的首辅大臣,而杨阁老虽然还位列阁臣,这么些年却是一直原地打转,不上不下的状态。

    前两年,皇上体谅杨善清为国尽忠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便提拔他做了次辅。熬到现在,杨阁老终于苦尽甘来,趁着顾首辅病假,坐到了弘政殿的头把交椅上。

    可如今的内阁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模样,九年前顾禹同才刚当上户部尚书,而后很快便成为了能与他比肩的次辅。再后来革新一派的文人举子愈加得景祐帝赏识,朝廷陆续颁布了许多新政、新令。

    之后景祐十二年的诗案牵扯了一批重臣,不仅地方行省的官员轮番落马,京畿直隶,六部三司通通都换血了一遍。顾禹同就是在那时候坐上了内阁首臣的位置,同年沈太师请辞,自此朝中坚守祖法的老臣已寥寥无几。

    杨善清本以为,顾禹同只是天家为了救场而暂时委任的,毕竟当时整个大周官场震动得十分厉害,就连许多侯爵功勋都难以幸免,几乎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不想这个顾禹同还真有两下子,短短三年时间肃清官场,累除沉珂,还在百姓中赢得了一个贤臣的名号。

    呵,他顾禹同算哪门子贤臣

    一桩诗案,世家大族的势力几乎被消除殆尽,朝中比他杨阁老资历再深的三、四朝老臣们纷纷致仕,而那些支持革新的年轻官员倒是上位得飞快。

    这件刑部大案,表面上是帮圣上加强了皇权威仪,实际里难道不是顾党众人得利最多

    对于朝廷的风风雨雨,他们的顾首辅每次都摘得很干净,总是一副天上神仙,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

    京城这些王侯贵戚当中就属顾府门前最是悄静,普通的小官小吏自觉没那个脸皮能站去首辅大人的家门口,但那些穿红戴紫的朝中大员们同样也不敢轻易登门。谁都知道顾大人为人清高冷寂,不喜结交。

    在杨阁老看来,顾禹同这小子就是装的很。

    内阁七席中光他顾氏门生就有三个,另外两位在他看来也有隐隐偏向新党的趋势。且看朝廷地方,哪处没有革新党人,哪里没有新法、新政

    自从老友退居二线后,杨阁老便开始明哲保身,他本打算过些年就功成身退,告老还乡的。

    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之前顾禹同当政,他作为下属,本身年岁也大了,又没有沈太师那股子倔劲,自然不愿意出头,但眼下首辅病重,皇上着他总理内阁,这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有令,东宫不得擅政,意思就是说还没坐到那真正的九五至尊的皇位上,就连太子也不能随意干涉朝政。除非天家病重,太子监国,或是皇上特派东宫为钦差大臣,否则储君一般只能于重要的朝会上旁听而已。

    如今一切国事尽归内阁,只有阁臣们都过了眼,这折子才会最终递到御前。当年他本就不服这个资历和年纪都不如自己的顾禹同一跃成了首辅大臣。屈居人下这么些年,如今终于能扬眉吐气,执掌大权了,他怎肯轻易罢休

    就顾禹同是状元,他难道不也是考科举出来的何况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