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忻拱手,“谢明公,不妨事。”
额头磕碰不过皮外伤,他只觉头痛眩晕,心跳极快近乎难以呼吸,他当然记得方才发生了什么,却得装作酒醉遗忘。
“论势”荀忻想借说话来转移注意力,四处扫了一眼,似乎在寻找什么。
随口一说,没想到眼前人当真,曹操想了想,荀元衡分析局势时习惯绘图作为补充,于是起身从书案处取来纸笔,“元衡恰说到如何取冀州。”
“冀州”荀忻接过笔,迟疑片刻落笔,“如今冀州郡邑多叛,袁绍忙于平叛,焦头烂额,再无东山再起之机。”说着在画好的冀州轮廓中心点上一墨点,又一笔划去。
曹操琢磨着,东山再起是什么典故
“袁公时日无多,膝下三子,次子袁熙无望,长子与幼子夺位,必将有阋墙之祸。”
“袁谭为人颇有勇力,然而信重宵小,纵兵劫掠,奢侈无度。”他说罢摇头,又在纸上涂鸦,同样划去,“勉强有将校之才。”
“袁尚。”荀忻道,“贵胄子弟,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1,养尊处优,不知饥馑,空有皮囊而已。”纸上再添涂鸦。
类似的话曹操不止听过一次,但他依然被提起了兴致,笑道“如此说来,小儿辈皆不足为虑”注意力从纸上离开,他终于留意到荀元衡握笔的手,天气刚转寒,此人手指已被冻得指节通红,圆鼓鼓的,迥异于印象里那双白皙修长生来适合鼓琴的手。
不知是因为冷,还是酒醉影响,那只手悬腕时颤栗不止,显然会影响到控笔。难怪乎今日此人总在信手乱涂。
“不足为虑,明公尚有奉孝与公达出谋划策,何愁河北不定”荀忻低头太久愈发头晕,放下笔糊弄道。
“另有并州刺史高干,袁绍之甥。明公得冀州后,并州可传檄而定。”
“还有幽州,刘虞旧部已投明公,想来取地不难,只是地接辽东,辽东公孙氏盘踞多年,明公将刘备扔去,不知刘玄德创业如何”
曹操闻言而笑,“此人等闲死不了。”
“关中马超、韩遂等诸部混杂,然而长安为西京,不得不取,明公既定河北,又将剑指关中。”
“可先遣循吏前往,治民理政,渐将马、韩之辈分而化之,以图各个击破。”
“幽、并等边地,汉胡杂居,胡人尤其以匈奴、鲜卑、羯、羌、氐还有乌桓为主。华夷之事,有古今之鉴,明公犹需谨慎。”
“如今中原兵强,胡人俯首,愿为马前卒,为我所用。”
此时割据一方的大势力,无一例外,军中都有非汉族的身影,兵力短缺,正好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战力汉人更强,连从前的朝廷都习以为常地把匈奴等族当作雇佣兵。
“有朝一日,中原势弱,胡人亦闻风而来,蚕食鲸吞。”
“蓄养豺狼,必将为豺狼反噬。”
“元衡有何教我”曹操盯着眼前侃侃而谈之人,他可以确定荀忻还在喝醉的状态里,清醒状态下的荀元衡很少会竹筒倒豆子般说这么多。
“明公可曾见过狗”
曹操微愣,而后笑道,“要孤驯化胡人”
“是,也不是。”荀忻道,“人毕竟不同于牲畜,明公当知,狼与狗血缘未有分别,却为何天性迥异”
“教化使之然也。”曹操听出了荀元衡的话外之音,捋须琢磨起来,倒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
“明公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