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33章 二十六岁的初秋(1/4)
    按照后来史书上的标准记载这一年, 六世活佛离开拉萨,经青海湖,辗转内蒙、陕西,进入山西境内, 终于在五台山面见康熙, 解除了自三征葛尔丹以来藏区与清廷的误会。这是清廷统治边疆的里程碑式事件, 对于后来发展金瓶挚签制有着无比紧密的关联。

    当然, 若是人们细细地翻看康熙朝诸多人物的传记, 就能发现暗藏在这次事件后的暗流涌动。因为, 十五阿哥曾经在五台山被人诱拐, 离开驻地超五百里,比划一下从五台山往西南而去的五百里, 就刚好与地图上圣宁寺重叠。

    而圣宁寺,正是六世活佛东行中的落脚地。寺中还留有纪念死亡武僧的石碑,碑上记载着,正是这些人的牺牲,才从追兵手中保护了六世活佛,让他能顺利与皇帝见面。于是这处昭示着活佛转危为安的山中小庙,也得以在多方援助之下多次扩建,成为一处以“圣宁”为名的佛家圣地, 数百年香火不断。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自然就有聪明人作出了最符合真相的推论若非十五阿哥胤祤被诱拐到圣宁寺附近, 活佛还不能如此顺利地与清廷方面接上头。没准两方人马在圣宁寺还发生过什么不打不相识的故事。而史书上所记载的, 十五阿哥与六世活佛的长久友谊也仿佛论证了这一点。

    当然了,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上的童话,只能骗骗不知情的后来人, 却是骗不过康熙的。

    “那两名喇嘛明明是京中供奉,即便他们听闻六世达喇嘛被废的消息,想要为救其出力,又是如何想到接近皇子阿哥的呢又是如何得知达喇嘛落脚山西喇嘛久在京中供奉,会不知道向朕陈情,反而曲折迂回去绑架皇子让皇子当引见的中间人,听上去顺当,但其中可能会出多少意外难易相较,不是一目了然”

    以隆重的仪式迎接并册封了六世活佛后,康熙爷冷静下来,一语道破了其中最大的违和点。“调查那两名喇嘛身边人,看是否有通风报信、形迹可疑之人。朕倒要看看,是谁在后面出谋划策。”

    因两名藏地喇嘛的尸体已经找到,所以康熙也没往着两名喇嘛本身有问题上面去想。辛辛苦苦算计一场只留下“请不要牵连活佛”就死了,图什么呢除非他们是活佛派出来搞阴谋的,最后忠心赴死背黑锅。但小十五和活佛此前从无交集,而作为政治傀儡的活佛远在高原,先别论他的为人是不是搞阴谋的,实实在在搞阴谋的条件也没有啊。

    那如果不是两名喇嘛本身有问题,就该是有人蓄意利用了。

    年过五十的帝王判断是非对错越来越从心了。在他的脑子里,最有可能的“真相”是这样的两名藏地喇嘛听闻活佛被废,心急如焚,四处钻营,被有心人钻了空子。此人引导着他们接近诱拐十五阿哥,以救六世达活佛。而两名藏地喇嘛只想着他们的宗教精神领袖,被人当成了针对皇子的枪也不知道。如果不是恰巧在山西截住了人,还不知道小十五会被拐去哪里呢。

    康熙爷越想,越觉得这后面有一股势力在推动。他们意欲何为呢是想要让十五阿哥见弃于皇帝,从而在来年大选上做文章还是其实意在老八

    这种猜测,在康熙爷得知“有一名曾经给两名喇嘛送菜的小太监投井”之后,几乎成了老爷子心里板上钉钉的事实。

    “好啊家贼竟是出在宫里”康熙爷重重一掌拍在桌上,被鱼尾纹包裹的双眼中,透出阴沉的光。

    危险的信号一个接着一个,若说“组织门人编书制造影响力”还算是在邀宠的范围内,“弘晖落马”还知道套一层后宅倾轧的掩饰,那么,“直接朝老十五下手”,就是裸不计后果、搅动朝政的对立了。

    康熙猛然意识到,除了老大一直想要跟太子挣个高下外,其他的儿子,也可能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