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统制干脆地道“柔弱个屁你真吓老子一跳。”
暂得安全, 郑玉衡也是心神稍松,他调整了半晌的呼吸,听一旁军士耐不住好奇询问“郑督运, 你这骑术也就罢了,这弓怎么还”
“一百斤的柘木弓,我十三岁就拉得开了。”郑玉衡道,“久旷六艺, 射技生疏, 见笑了。”
他倒真是当谦辞说的。
只不过这谦辞听得人实在牙痒痒, 不光是问这话的军士愣了一下,一旁本来打算不理他的何成飞都禁不住哼了一声,转头上下扫视他一番, 又望了望远处火把之光已然黯淡的李宗光部,道“让你和张大人囫囵个逃出来,此人恐怕真是死罪难逃了, 除非他在这北疆战场上能拿个力斩贼首的头功,否则短短不能赦的。”
郑玉衡擦干净脸上、身上的血, 又接过军士的酒壶漱了漱口,舌尖还残留着烈酒的辛辣,但寒风一吹, 他的意识格外清醒“这反倒不好。”
“怎么不好”何成飞不禁问他,“既然犯了要杀朝廷命官来脱罪的心,就要为此付出代价有舍有得, 就是小儿辈都知晓的道理,他李宗光长到这么大, 难道敢做不敢当小郑大人听到谋害自己的人必然受死, 不觉得痛快”
“痛快是有的。”郑玉衡极坦诚, 但旋即又道,“李善德知道这样一个下场,这是北疆前线,难保他麾下这几千众会不会反会不会延误大局”
李宗光字善德,说来也是有趣,这样一个为了金银财帛、腰缠万贯而吃空饷、杀朝臣的人,不仅要“光宗耀祖”,还要“良善德行”,实在讽刺不已。
他这么一说,连何成飞都回过味儿来,脸色有些严肃“你说得是,既然那一位给你这样的调遣之令,我手底下这两千人马想来也是为了大局准备的了,小郑大人尽管说,只要不违背天地祖宗、不违背君臣纲常,老何什么都听你的”
郑玉衡当机立断“请何统制不要休息,我们今夜便作筏渡河,一定要赶在与康州四郡交兵之前,将此事面呈统帅。”
“好”
与此同时,在同样风萧不止的凄清午夜,慈宁宫寝殿珠帘外的陪侍小榻上,听见咳声的赵清当即拢衣而起,秉烛近前。
今夜正是赵清赵女使当值,她此前仅是一位斟酒女使,是一步步被赏识抬举着成了一等女使,而后又作为近侍值夜、在董灵鹫面前有个名姓的。
加上赵清前些时日为太后办了送别小郑太医之事,在慈宁宫中便愈发算是有头脸的人了,但她寡言少语,是一位素来事不关己不开口的冷淡脾性,除了在娘娘身上尽心之外,居然也没有什么莫逆好友、父母亲眷。
又正因为这样,董灵鹫略略关照她些,赵清便养成了唯独只在董灵鹫身上用心、又有爱屋及乌的习性,所以对郑玉衡这个人也算关注和了解。
不过这也是慈宁宫大多数人的心路历程,十个里有九个暗地里都将娘娘视作长辈、养母般的身份。皇城内侍多挑选布衣百姓家,身世这样孤苦伶仃,又遇见太后这样的慈悲心肠,形成了这样的风气,倒也是情理当中的。
赵清听见太后娘娘咳了两声,心里就有些发紧。她秉着小烛迈进珠帘内,见屏风后头依稀坐着一个纤柔的影子,身段瘦削,只在肩上披着一件毛绒绒的狐裘,手畔点着烛火。
她弄出点声响来,从屏风一侧过来,轻声探问“娘娘可是咳醒了外头的药盅里温着郑太医给您开的养身润肺的汤药,奴婢给娘娘端上来。”
说罢倒没抽身就走,而是低下身,跪在地上给董灵鹫整理衣衫,将狐裘满满地盖住了双肩和臂膀,才起身欲离。
董灵鹫叫住她“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