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生产力的改进(1/4)
    松江棉布, 衣被天下,此时的江南织造是极为有名的,金陵、姑苏、武林所设的三大织造皇庄, 天下知名。由是又衍生出了这三座大都市周边的织造风气, 除了浙南山区之外, 之江道家家养蚕、户户种桑, 按周小娘子所说,凡是种桑树,必定能乘便养鱼, 这叫桑基鱼塘。

    他们乡里凡是稍微有些底蕴的人家,必定都是有鱼塘, 有桑树的, 每年都会将自己精挑细选的蚕茧卖给乡里的织场,而自己家中也都有黄婆机从前乡间也多有种棉花的,蚕茧织出的绸缎乡人自己也不穿, 家中的棉花土布自纺自穿,有多余的也能卖给本地的商户, 而本地的女娘,倘若不能织造,那压根就说不上人家,不能织造,便等于是有钱赚不到,而且还要倒赔钱去买布穿,倘若不是使奴唤婢的官宦人家, 谁愿娶这样的媳妇儿真是羞也羞死了。

    然而, 织机昂贵, 倘若不能日以继夜的使用, 算下来是不值当的,但江浙地碎,家家户户的耕地是不多的,此处便有了棉、茧与机器之间的矛盾,棉花时常不足,织机若要闲置了也舍不得,很多人便会将自己织机的时段以低价租给无织机的人家,或是自家的佃户,还有一些大户,便会索性在家中购买织机,招揽佃户、亲眷家的空闲女眷前来做活,给付工钱。

    这样的织场在江南一带十分常见,织机有些是五架十架,有些是二十、三十,多过于百的,那都非得依附于大户人家才能经营,因为从织机的价钱,再到工钱、料钱,往外的卖价,都是数百上千两银子的本在里头,一般的小户人家是支持不了的。

    以周小娘子的见识,在三大织造皇庄之外,若有过千架织机的织场,那背地里的主事者便一定是江南的豪族指家中可以和阁老攀亲的那种大族,一般的小织场如她们家,十余架织机,多以织棉布为主绸缎单价高,本钱也就大,而且为好看,前置的工序更多,小户人家是很难生产的。

    单说织棉布,倒是快的,两日三匹怎么都是有的,他们家织场十二台织机,一日是18匹布,一年约有五千匹布,一匹布市价三钱银子,卖给大商家只能卖到两钱银子,因为他们大量吃货,省了织场零售的烦恼。如此,一年算下来光是现银往家里拿了千两银子但这没有算买棉纱的钱。

    棉纱线并不便宜,因从梳棉到最后纺线、染色、浆线,直到最后卖给织场,期间的工序也有十几道,需要耗时数月,可以这么说,按买活军的度量衡来算的话,一亩地,只能出100公斤的棉花,也就是30公斤的皮棉,最后能出的染色棉线一公斤就要卖到相当的价钱,再加上工钱和织机的本钱,织场一年到手的利润不过是百两银子上下,也就是说,一架织机,几乎是日夜不停的劳作,一年大约是十两银子的利润。

    这不算是什么骇人听闻的发财路子,而这织机若是在农户自家,效率要更低,因为农户倘若不愿买棉线,从摘棉开始,什么都耗自己的劳力,那么一年能纺出足够全家使用的布料,之外再卖个十几匹已算是很能干的了,他们的赚头便只会更少,大部分时候织机都是闲置,而这样的村布在本村也要卖到两钱半一匹,也就是约等于250文钱一匹布,而一匹素布可以做两件衣服,一件衣服光布料的钱就要125文。

    如今买活军这里,最低的收入是600文一月,房租便要200文的话,余下400文来管吃饭和生活,那么150文一身的衣服其实仍是很贵重的。毕竟这还是素布,倘若要更坚牢,更能御寒,更耐脏,这衣服都要更贵。也因此周小娘子对买活军的纺织厂本也没报多大的希望,她不想要出去做工,便是因为她对织场的工是了解的,也有预期工钱是不会少的,但也绝不会多,一个人吃不饱饿不死,便是如此而已了。织场自身的利润摆在这里,想要多开工钱又怎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