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73. 计百年 《戏说夏史》(后人系列)……(3/4)


    程丹若通过和大商人来往密切,能够间接调动大量资金,谢玄英在西南屯兵并培养军官,支援八方,威慑力十足。

    但仅仅如此,他们夫妻恐怕并不能善终。

    特别是程丹若,女主临朝,越往后走,路越艰险。

    武则天选择登基为帝,刘娥选择归还政权,她们无法破除“牝鸡司晨”的诅咒漩涡,因为社会认可的仍然是父权制。

    同理,人们认为,这个国家总归是要有一个皇帝的,垂帘听政不过缓兵之计,只要皇帝成年,监护人就要将权力返还。

    无论这个帝王是否昏聩暴戾,好像只要是皇帝,就比权臣更胜一筹。

    但在夏后期,人们终于对根深蒂固的君权天授提出了质疑。

    人们开始思考何谓天子,如果君王无道,民怨沸腾,除了劝诫,废立君主算是一种仁德吗

    臣是谁的臣,君又是谁的君,天下究竟是君王的天下,还是天下人的天下

    为人臣子,究竟是该誓死效忠君王,还是坚持为民请命

    如果二者有冲突,该何去何从

    很多人试图给出答案,有人坚持王道,认为以臣弑君为谋逆,绝非仁德,这是比君王无道还要严重的罪行。

    但有人觉得,“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假如君王无法胜任自己的天命,退位让贤是正确的。

    这也招来了反驳,你几时见过无道的君主自愿退位的昏君之所以为昏君,就是不顾天下人死活。因此,用强硬的手段废立君主,不是大逆不道,而是情非得已。至少权臣能够废立皇帝,证明他肯定比在位的人强。

    然而,慕强论遭到了更多驳斥,众人认为,真正的贤臣是能够感化君主,让他自觉退位的,非要用不正当的手段逼退,虽无暴君之名,却有暴君之实。

    总而言之,当时的人众说纷纭,谁也不能说服谁。

    直到谢玄英写了一篇文章讲“君臣之道”。

    他认为,君臣名分不同,但本质并无区别,都是要为天下谋福祉。而之所以有君臣的分别,是因为人都有私心,臣是为了节制君主,避免他为私心害天下,君主是为了统率群臣,让臣子扬长避短,齐心协力,同谋大事。

    但他不赞同废立君王,认为人臣必须有底线,一旦当权者跨过身份的界限,维持国家运转的纲常就被破坏了,百姓会随之迷茫。

    假如臣能废君,子能不能弑父

    伦理是构建国家的基石,当权者更该恪守底线。

    而且,这也是为了保护贤臣,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仁臣知道自己是为了天下人才这么做,可谁会信呢如果正义的人背负千秋骂名而死去,天道又在哪里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人们最朴素的感情,因此,仁臣应该受到赞誉,这样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成为正直的人。

    但他也认为,不废立君主,不弑君逆上,不代表不能节制皇帝。

    事实上,他非常支持扼制君权。

    “国家之务,决于内阁,内阁之要,在于君王,君王之择,归于百姓”。

    简单来说,内阁具体处理国家大事,君王负责站在百姓的立场上,做出最好的选择。

    那君王失道怎么办他也给出了回答。

    “勿长君之恶,勿逢君之罪”,不要助长皇帝的恶行,不要逢迎他的罪名,“劝之诫之,远庙堂而祀天地”,先劝诫他,不听的话就不要再让他管事了,只要用自己的身份祭祀天地,祈祷风调雨顺就行。

    把架空说得这么清新脱俗,实在是让人拍案叫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