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章 零七十(1/4)
    070

    不日之后, 一个上午,秦国工坊内。

    赵维桢走进工坊时,还没看到秦央呢, 就看到十岁的嬴政, 一袭玄衣、身姿挺拔地站在几名工匠面前, 与之认真说着什么。

    准确地描述, 是工匠们神态恭敬地不停说,而嬴政只是默默再听。

    赵维桢向前“聊些什么”

    嬴政转头, 对上赵维桢的视线时,毫不意外地抬手行礼。

    “夫人。”

    他开口“我在听工匠们解释。”

    赵维桢“嗯”

    “今年的收成比往年都要好。”嬴政说“一则风调雨顺,冬日雪多,致使春日土地肥沃。之后夏、秋,既无洪灾, 亦无虫害。二则,在于新型农具的使用,农人翻土、播种, 至收割, 各个环节都提升效率。”

    几名工匠一听, 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他们生怕太子听不懂, 更怕自己讲不明白,于是着急忙慌、杂乱无章地絮絮叨叨好多。

    没想到太子不仅能耐下心来听他们平民讲话, 甚至张口就把他们自己都绕糊涂的话语总结归纳。

    果然外面传言说太子年少天才是真的

    赵维桢姑且不知道自己把小嬴政带成了一位“亲民派”的继承人,她只是点头“太子为何突然对收成感兴趣了”

    嬴政“因为维桢夫人说得对。”

    赵维桢愣了愣。

    “昔日太傅说过,粮食产量增加,人口就会上涨。”嬴政认真回应“近年改善农具、制造水车之举, 确实大大方便了农人耕地。人人吃得饱了, 人口确实也在增长。进而, 未来这些人,可以成为更多的农人,更多的工匠,乃至更多的士兵。”

    嬴政想了想,又补充“相国与蒙骜将军攻韩凯旋,亦是因为后方粮草、武器充足。这便是太傅所言,生产力的重要性。”

    赵维桢真没话说了。

    老实说,有时候她觉得,能有小嬴政这般学生,是她这位老师的荣幸。

    聪明,一点就通,记住的事情就不会忘记。甚至如现在一般,不用赵维桢反复点拨提醒,哪怕是他不认同、不理解的地方,嬴政也会牢记于心,亲自去寻找现实情况去反驳或者论证。

    “太子好记性。”赵维桢称赞道“又愿意思考,我看再这么下去,这天底下没什么难题能难倒你了”

    嬴政闻言,难得流露出几分笑意。

    笑的是他都十岁了,维桢夫人还是一副他但凡回答对问题,就恨不得把他夸赞成力压六国冠绝中原。

    但这感觉不坏,小嬴政有时候还挺庆幸,自己是在维桢夫人的认可中长大的。

    “夫人的话,”嬴政说,“我都记得。”

    所以,课业之余,嬴政也愿意来到工坊,或者去农田转转,抓住机会,就听听黔首们怎么说。

    听多了,嬴政心中也慢慢有了一个大概。

    过往嬴政不是没思考过维桢夫人提及的陌生词汇,但他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她说得对么

    起初父王亲自主持了推广改革农具一事。因而在平民心中,父王是一位英明亲善的国君,而不韦先生与维桢夫人,出财出力,亦颇有声望。

    连带着他这位太子,都在工匠们之间备受尊敬。

    他来到工坊帮不了忙,还拉着工匠添乱,可他们非但不畏惧,反而还很是欢迎。

    如今亲身映证了她的假设成真,嬴政才真正意义上地接受了赵维桢的说法。

    二人言语之间,工坊外就有人凑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