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这些理念虽然是一个遥远的蓝图,但是单以教育来推广百家学术的畅想,就有很强的吸引力,而且可行性强一代人或许不行,可要是把种子播洒下去,迟早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不知百家教育,大总管准备如何实施”晋升为检校长史的杨善会犹豫了一下,出声问道。
杨集说道“关键还是在四门学、县学,只要有这里打好基础,才能到凉州大学进行深造。”
其实四门学、县学、州学、太学就是这后世教育体系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只是在学龄方面有所差异而已,经过杨集完善,连学龄也毫无异处了,现在的关键就在于各科教材、各科老师。
“大总管想法很不错、很美好,不过不切实际。”主管教育的刘炫摇了摇头,叹息道“诸子百家之中,除了儒、道、法之外,其他学派的学子需要非常高的天赋才能入门,入门以后,还要耗尽几十年时间才能成才,最终成为大师者,几乎没有几个人。故而在百家争鸣的年代里,那些晦涩难学的家派子弟寥寥,根本就斗不过人才济济的儒、道、法,以及和这三家相近的墨家。这也是儒、法、兵三家得以兴盛,而其他各家走向没落的重要原因。到了独尊儒家年代,本来就少得可怜的读书人,有九成以上都去学入门易、能当官的儒、法、兵了,所以精通工、医、算、阴阳、纵横等学术的人异常罕见。要是从四门学就开始分门别类,大总管哪来那么多授课先生”
旁边的刘焯也补充道“其实稍微有点见识普通人都知道工、医、农、算、阴阳等学术比儒学更实用,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学识,便是十分偏执的儒生,也认同这些实学,然而这些实学太难学、太难成才了即便圣人现在推崇和推广百家并存、百家争鸣,也改变不了多少。”
杨集闻言点头,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到了没有文盲的年代,专精实学的人才也是少之又少十几亿个读书人之中,能有几万个专业大师就顶天了。过了一会儿,杨集叹息道“不过我们既然有这方面的意识,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不是杨集急躁,也不是他对大世家、大门阀有过分偏见,而是这些所谓的精英人士所图乃大,他们不仅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而且失败了也不会认命,所以“精英”阶层,从古至今都是社会上最不稳定的因素,哪怕到了20世纪也不例外。
记得“新朝”建立之初,各种魑魅魍魉遍布天下,第一代大帝即便花了几十年时间来洗清,可是到了80、90年代之交,“精英”们依然掀起一场席卷全天下的大动荡,甚至连各个乡村都被波及了若非有了之前的阵痛、若非是第二代大帝强硬有力,否则的话,情况将会更加严重无数倍。
在同时期轰然坍塌的北方邻居,以及赤色阵营的千姿百态,不就是最好的反而教材么
而这巨大的对比、以及全新的天下格局,也使从战乱中走来、见证和参与了无数历史的王女士,在几十年以后叹服的说“看现在的社会,大帝当年是对的。”
今之大隋,同样是从几百年乱世走向统一的王朝,魑魅魍魉较之那年代更多无数倍,而且“精英”背后的众多“老鬼”,个个都是大权在握的人物,这也导致“精英”阶层的实力更为强大。
杨集如今身负重任,要是没有对凉州严防死守,并且清洗出一方没有“精英”渗透的净土,日后的大隋定然会走得十分艰难。
“当然不能不做。我们先在凉州大学开设多个学科,专业培养各个学科的先生。”刘炫说道“而且现在只有一所大学,我们需要的先生不多,待到时机成熟了,各科学子也能胜任先生之职了。”
“大总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