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晚年昏庸无度,往往都是直接给钱,打发了事。
屡试不爽。
顾严是地方官,除了今年登基大典的时候进过一次京意外,这是他第二次进京,对朝中形式不太了解,只知道目前朝中一切都是皇后说了算,结果一看皇帝如此草包,皇后干政,把握大权也不是很难理解,
方枕宵素来不动声色,进门第一件事竟然是洗盏煮茶,顾严官位坐大了压根没把京中名不正言不顺的方枕宵放在眼里。
况且天高皇帝远,还不是他说怎样就怎样。
方枕宵没解释,叫了人进来“庄平,你来说。”
庄平推门而入,陈述道“顾大人刚才说,余杭、临安、德清、桐庐都发生严重水患,受灾严重,但是据卑职所知,实际除临安外,其他三处都仅仅只是下了一天的雨,第二天就放晴了,受灾的只有临安,而洪水水位仅一尺不到。不知顾大人是从哪得到的消息”
庄平所言,和顾严下属实际上汇报的结果一字不差。
今天沿海的风,确实只刮了一天有余,就早早的刮走了。
顾严脸色苍白,眼看着瞒不住了,慌张甩锅“是臣下属办事不利,弄错了事情,臣急着赶路,一时疏忽大意,没来得及核实,请殿下恕罪,臣回去了一定和那不长眼的好好核算核算,怎么统计出了这个情况。”
方枕宵笑了笑“那就劳烦顾大人,先去大理寺核算吧。”
庄平道“顾大人,走吧。”
庄平带着顾严下去了。
在场的人心有余悸,缩着头统统装起了鹌鹑。
一场大戏看的萧行歌目瞪口呆,举着手里的炭笔,一笔都没落下。
也就几句话的事情,顾严估计是凶多吉少。
不过他也算是咎由自取了。
萧行歌在纸上落下了第一笔,心想着,在中央集权面前还是要老实一点。
剩下的两名官员是礼部过来商讨科举事宜的。
夏季也快过完了,入秋之后就到了秋试时间了,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务必要事无巨细,一点差池也不能有。
主要都是礼部在汇报相关的安排,方枕宵只是在听,偶尔给上一两句建议。
萧行歌也不去插话,坐在床边的软塌上,开始画速写。他画的是就是面前书桌旁边的几个人,只是简单的勾了轮廓,可以看出实在书房背景下,两个站的说话的人和两个做着听课的人。
萧行歌在右下角留了一个署名,琢磨着,说不定后人也要靠自己这幅图来研究这段历史了,古有天王送子图,今有皇后议政图。
他越看越满意,虽然他政治才能不太行,怎么说要是好好画画,也能和宋徽宗并肩一下了,青史留名。萧行歌觉得自己想到了一条新道路,琢磨着,要不要再写两首酸诗,打造一下自己多才多艺的皇帝形象。
琢磨着琢磨着,萧行歌就抱着他的画板靠着窗睡着了。
他本来早上起来就没睡好,礼部的准备工作繁琐又细碎,萧行歌一张速写画完了听了两耳朵,催眠效果绝佳。太阳也从窗外照了进来,隔着树木,隔着玻璃,没那么热了,反倒是有点暖洋洋的。
礼部大臣和萧随走的时候,萧行歌依旧还没醒。
窗外的光线照的他皮肤白皙,浓密的睫毛在眼下透出一片小小的阴影,让他看上去格外的恬静,颇有点岁月静好的意思。
方枕宵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窗边,刚好从榻上飘下来了一张纸。方枕宵捡起来一看,纸上四个或坐或站的人,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