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暗指(2/3)
与郭嘉并未有多少纠葛,仅与崔颂有过一段共事的陈群,对着崔颂态度客气,对郭嘉就只差横眉冷目四个字了。
    自然少不了历史上诉郭嘉以“不治行检”的举措。
    然而崔颂细数郭嘉的言行,觉得除了在谋臣宴上摸鱼,偶尔不注重舆服之礼,喝醉酒随地乱倒,见到厌恶的人懒得虚与委蛇只保持着明面上的客气外,好像并没有特别出格的事
    在心里给自家挚友镀了无数光环的崔颂,已经只能看见郭嘉的优点,自动把以上诸行划分为“小事情”,全然没把这份廷诉放在心中。
    而郭嘉,一如历史上记载的那般“意自若”,泰然若素,并不会因为陈群的三言两语而改变自己。
    如今,见崔琰因为自己“不妥”的言行而归咎于郭嘉,甚至言辞中隐藏着不满,崔颂立时收了笑,肃然道
    “季珪,何为礼”
    崔琰忙引身拜之“礼者,履1也,纲也,德也,人之行也。”
    这便是崔琰对礼的理解,中规中矩,如他本人一般,刚正鲁直。
    崔琰本以为自己的回答能让叔父满意,哪知,崔颂坐直了身,摇首道
    “非也。礼者,心之诚也,邻之善也,自之律也。”
    从未听说过的解释,让崔琰怔了一怔,随即若有所思。
    “双人对坐,行之以礼,此礼意为敬重。时人将踞坐视作不庄重,认为这是蔑视对方、不敬对方的表现。且问季珪一句,我为了舒适而踞坐,是否轻鄙于你”
    这一番话,隐约让崔琰意识到了叔父的用意
    “并未。”
    “若今日在此处的并非季珪,而是司空、圣上,我是否会如此踞坐,歪七横八”
    崔琰低下头,挥开脑中的魔鬼画面“不会。”
    叔父再不羁,亦知分寸,不会在外人面前放肆。
    正心思不宁间,崔颂带着笑音的话语传入耳中
    “人有亲疏,礼分内外,是也不是”
    崔琰顿了顿,叹道“正是如此。”
    崔颂话锋一转“若拘于礼,季珪非议叔父,断定长辈是非,是否无礼轻言评议司空过错,刚言犯上,是否无礼道听途说,妄自猜测,恶意揣度郭侯之品性,是否无礼”
    一连三个无礼,令崔琰悚然而惊,并袖垂首。
    “琰犯上,只为谏言”
    崔颂按住他的肩,止住了他后头的话
    “礼者,自律也,非攻诘之器。”
    礼,并非只是统治者的治民之器,更是自我约束的标杆。
    人人都有礼,每个人的礼都有所不同。人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遵守原则,不轻易过界,这才是礼的初衷。
    拿“礼”来框束别人,这不叫“礼”,这叫道德绑架,多管闲事。
    除了少部分原则问题,但凡用自己的想法衡量对方,揪着对方的行为不放,以礼攻诘的人,只会引来他人的厌恶。
    历史上崔琰最终被杀,除了妄议立储之事,其中至少有一半的原因是他的刚言直谏、以礼相诘。
    刺耳的话听久了,最后连他随随便便的一句感慨,都被曹操认为是对他的讽刺与不满,最终将他赐死。
    崔颂心知崔琰的脾性,知道他对于礼的崇尚,故有此一试。
    崔琰不是蠢人,自与曹操初见那回,欲要刚言进谏之时被崔颂阻断,并接收到他异样的眼神示意,他便隐约察觉到了其中的关窍。
    如今被崔颂循循诱导,明理辩之,他察觉到了崔颂的苦心,俯身一拜,郑重道
    “琰狂妄无端,幸得叔父指正,实在惭愧。”
    崔颂眉眼略缓,谆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