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往事不如烟(2/3)
恪不欲好友被他之事所连累,更何况,他的身份是经不起有心人刻意盘算的。阿娘辛苦供养他读书这么许多年,如何能因此而功亏一篑。
    薛恪拉了拉赵若拙,摇摇头。
    那仆从见状,这才将逼指着赵若拙的那根手指收回去,洋洋得意道“记住,今日不是我家小主人纵马伤人,而是你这位朋友不长眼,自己撞在我家主子的马上了。小主人这是受了伤才不和你们计较,出去乱说,仔细你们的皮再废话,这书,你们也不必读了。”
    说罢,一干人才簇拥着晕倒的苏蘅离开。
    薛恪垂眼,想来她的仆从如此的豪横,无非是仗势欺人。
    苏蘅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让人仗了什么样的势。
    而此刻,她坐在喜床上,展开一张小小笑脸,竟似全然忘了,浑然不提这件事。
    难道指望他既往不咎
    可从来,原不原谅只是受害者的权力,而不是施暴者的选择。
    薛恪没有应苏蘅的话,淡淡反问“郡君不称呼我的名字,不也是一样的客气吗”
    苏蘅不是不知道他的字,只是那夜元夕的确听得不真切,此时确认,“叔夜,是么那夜在琅嬛院中,我曾听见有人这样叫你。我这样叫,可以吗”
    千年以前,也有一位以“叔夜”为表字的魏晋名士,便是嵇康。
    世说新语称嵇康容止出众,“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堪称是后世关于魏晋风度的代名词之一。若不是对自家孩子有同样高的自信和期盼,父母岂敢再撞名嵇康
    苏蘅听闻薛恪是由寡母陆氏抚养长大的,这样想来,陆氏非但读过书,更对儿子有超越世俗名利之外的期待。
    苏蘅毫不避讳地提及曾去过勾栏一事,这副坦荡荡的模样倒令薛恪意外。他点了点头,算是对苏蘅的回答。
    两人心思全不在一处。
    明明无风,红烛火光却跃跃而动。
    这时有人敲门,是厨房派下人阿寿送来一壶醒酒的紫苏茉莉甜汤,配了山药小蒸糕作夜点心。这是薛恪进来前招呼的。
    阿寿进来前本是喜气洋洋的。
    一进来,看见苏蘅坐在喜床上,嘴边挂着微笑,但这笑不怎么走心;薛恪坐在檀香平头案旁的交椅上,神色很淡,更是看不出喜怒。
    两人离得不远,沉默对视。
    阿寿见状,心知不对,连忙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也不敢多看,放下托盘便慌忙出去了。
    阿寿进出,这么一打断,苏蘅倒是从这奇怪的气氛中挣了出来。
    她是个不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乐天派,最擅长放过让自己不舒服的一些小细节。
    只要活得舒坦,没有什么事儿值得挂在心上跟自己过不去的。
    她心念一转,这个冷淡端方的薛恪,难道不是好过那些个大献殷勤、浑身带着黏糊劲儿的人吗
    用现代的话说,他们俩都只是习惯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罢了。本来嘛,两个人只见过几次,连相熟都谈不上便成亲了,这种情况下,任何亲热缠绵只会叫人觉得不舒服。
    想通了这一层,苏蘅整个人松下来,觉得心里舒坦多了。
    她站起来,给自己倒了杯酒,对薛恪真诚道“上次琅嬛院中,还未来得及感谢救命之恩,我在此谢过了。”
    薛恪语气殊无起伏,“郡君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以德报怨,是君子美德,他一向躬行。
    这繁缛的一天过于漫长,苏蘅累得只想快快结束然后躺下休息。
    听薛恪领了谢,苏蘅便干脆地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她脖颈长而优美,仰头时,在层叠的嫁衣映衬下,曲线愈发纤细。
    她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