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章 院试二(1/3)
    在考场上的第二日, 季泽修改完最后一遍试帖诗, 方才将答案誊写到试卷上。
    号舍里的部分考生这会儿有些心浮气躁起来, 因为马上就快到晌午, 要交试卷了, 但他们的诗还未作好。
    季泽对面那个号舍里的中年男子此刻正抓耳挠腮地思考着最后一题, 他紧皱着眉头, 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题目上的“春州生荻芽,春岸飞杨花”。
    中年男子内心绝望, 这考得也太偏了吧,他根本不知道这句诗出自何处, 委实不知该如何破题
    临近交卷的时刻, 他无法, 只得按照自己所理解的释义去答题,当衙役过来将试卷收走时,他心中已经对今年的院考失去了所有信心。
    第二场复试主要考八股文, 策问,以及默写圣谕广训百数十字。
    八股文又称为制艺, 是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结构规定得很死, 一般分为六段。首句破题,二句承题,阐述为什么,叫做“起讲”。
    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在这四个段落中, 一般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称为“八股”,在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而且八股文的命题规定必须出自四书五经,它的主要文义在于诠释经书的义理,并要求据题立论。
    考生们答题也必须以四书章句集注中的观点为依据,并模仿古人语气“代圣人立言”,考生绝对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
    而季泽之前不开窍的地方就在这制艺上面,但因为后来有了师父陈度元的指点,再加上他将一年的时间都用来练习作文章,如今已经比从前好上了许多。
    文章要求不超过七百字,他作文章时只要严格按照要求来,想来不会犯下什么不该犯的错误。
    这回的考试题目是“百姓足,孰与不足”。
    题不怪,亦不是太难。
    “百姓足,孰与不足”这句话是出自论语,原句为“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它指的是一种“富民”思想,削减田税的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
    季泽很快便破了题,提笔写到“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
    也就是说如果人民致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接着是承题,从出处阐述为什么。
    “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
    一般来说,藏富于民,人民有钱了,国君那会贫穷孔子以君民一体的大义告诫过鲁哀公。
    “”
    有了陈度元的教导,季泽已能够作得一手好文章,通篇散骈,对仗工整,平仄优美。短短数白字,便完整的阐述了当今的治世方略。
    比如藏富于民,以及用财政杠杆替代税收,这个就算是在前世也是很前卫的观点了。
    观点虽然前卫,却也是符合古人思想的。
    作文章看似仅有寥寥数语,但其中的道道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考生们除了要有过硬的基本功,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外,还要经过由破题到完篇的长时期写作练习,等到会写整篇的“八股文”后,再经过数百篇的写作练习,不断修改,才能学会比较熟练地写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八股文。
    在种种限制之下,写出模拟古人语气的八股,而且又要有新意,这才有中试的希望。
    而考中举人,进士的难度更是不必多说。
    不过这道题对于季泽来说算是小问题,他不止作过无数篇这种文章,甚至还通过系统的文献馆藏兑换并了解过乡试、会试中考生们难以遇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