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地方,政令通行自是比穷乡僻壤好得多。
周朝建立快百年,从开国帝后提高女性地位,到之后阮大家顾大家等世家贵女创办女学,再到现在的大长公主,皇帝的姐姐创办内朝廷设立女官。
女子通过读书光宗耀祖已有迹可循。
富贵人家的女儿什么时代都有书读。但前朝平常女子能识几个字就已难得。
“现在女子能独户,能继承家业,能读书科举,能外出行走,放在以往的历朝历代想都不敢想。你们是赶上好时候了。还不用心读书,先生不在便叽叽喳喳,是想做一辈子的无知妇人”女先生冷声呵斥。
堂下十来个女孩子最大不过十四岁,最小才六岁,曲川县三家县学里唯一的女班。
女先生是这所思清县学山长的妻子,堂下的十来个孩子便是整个县所有愿意来读书的女子。
有教无类,山长便让妻子来教授这些孩子。
学生们耷拉着脑袋,一个个的小脑袋顶看着真是可怜兮兮的让人疼爱。每次吴夫人刚要心软便想起这群精灵古怪的捣蛋鬼们是如何让她头疼。
见一屋子缩成鹌鹑,只能最大的李欣壮着胆子解释“先生,这次我们真的没有调皮,是典姐儿的大字写的好,我们争相传看呢。”
吴夫人将信将疑,拿过几张大字翻阅,不禁点点头,字迹工整,下笔有力。典姐不过八岁,从五岁便来河清县学读书。是最让她放心的学生。
这几篇大字比上次又有进步,可见是日日练习没有懈怠。
“你们光是翻阅有什么用重要的是要像典姐儿一样努力。”吴夫人说完看了眼典姐儿,原以为也在低头反省,原来是在偷偷看书。
吴夫人不知道该生气还是该笑,师生三年,她是知道的,这是个书呆子爱书如命。
“典姐儿先生叫你呢”
后桌的李家欣姐儿戳了戳典姐儿。
“啊什么”典姐抬起头迷茫的转了转脑袋。
吴夫人轻咳一声“典姐儿在看什么书”
典姐儿规规矩矩行了个礼,一个唇红齿白的玉团子老成的像个老先生“回先生的话,弟子开始背诵论语了。”
吴夫人有点惊讶,前一阵还看的是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学完了”
“弟子只是会背会书,大概了解其意,宛如囫囵吞枣,却不得它法。所以弟子想,不是弟子天资愚钝,未到解其意的年纪,便是读书太少,无法触类旁通。便想着多读些书。就像枣子中间塞上糯米,裹上糖炒,滋味更好。”
吴夫人压住想笑的嘴角,还挺谦虚,那弟子规分明是琢磨的透透的,如今嚼之无味才看新书。示意她坐下“如有不懂,定要谘师访友,质疑问难。不要闭门造车。”
“是先生。”
“你们看看典姐儿,已经学完了增广贤文,每日还练大字。你们中有的千字文都没学完。不叫你们学大家,就学学同坐在一个学堂里的同学今天回去每人写五篇大字,明日交上来。一周后岁考,十二岁之下默写增广贤文。下学吧”
听到这个消息的孩子们就像霜打的茄子,垂头丧气,时不时转头瞪典姐儿一眼。
太讨厌了别人家的孩子
典姐儿收拾好书包往家走,学堂距离她家铺子不过两条街,冬日天黑的快放学早,这个时候街口巡逻的捕快还没下班,自是不用人接送。
刚走没多远,几个小姑娘就把典姐围了起来“喂书呆子你怎么这么爱显摆,就这么喜欢衬得我们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