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5、忘恩负义小混混×不会说话的‘娇’小姐10(1/3)
    当北林在民间也声名鹊起的同时,柳州城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大家都为宋家养子一下子竟变成了国之栋梁的事震惊之时, 柳州城藏匿于大街小巷的各个报社也因为一件事轰动。他们都纷纷收到了同一个新人的投稿。令人叹服的是, 这新人文笔细腻, 紧抓时事, 笔尖的豪情简直超过许多老撰稿人。
    而最让人吃惊的事,便是此笔名“晨风”的笔者的许多外面时局变化的讯息。这外面的消息,柳州城可是一点都听不到。
    自从柳州城被现在的这支队伍划为根地,大伙的生活全部都好了起来。而这支队伍的军人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作风也叫百姓的信任感激增。这队伍没什么政令, 一切如常。只是一样,任何人不得出城。
    其实这没什么的。但是这些报社的幕后老板似乎是隐隐嗅到了点时局的危险气息,却又摸不透因此不敢妄动。全城的人都一起闭塞耳目, 假装听不到临城的炮火昼夜不歇。据说这支队伍本是要到临城去的,后来因为柳州乃是那宋家女婿的故土和根,才改道来此, 也不知是真是假。
    平民百姓只管生活, 吃口饭罢了, 他们强迫着自己不去想那些事。不让出城也好, 老老实实的捂住眼睛, 混一条活命而已。可不知什么时候起,街上渐渐不再有摊市, 往日繁华的柳州大街竟落叶可闻。虽然人们装作听不见看不见,可他们真的无法忽略,每日天色些微澄明时从城边角门运进来的鲜血浸染的尸体,一瘸一拐满身伤痕的战士们相互搀扶着他们有的也还年轻, 身上却挂满了伤。有的已年老,发丝斑白
    不知什么时候起,往常鸡犬都未醒的时辰,临街的房屋都有了悄然燃起的灯盏那不是一门两户,而是一整条街这其中或许有家中妻子宁可伤了眼睛也省着不去拨亮的蜡烛,是那几窗浅浅的橙黄;又或许有家中孩子习字置办的,平日里一天擦个五六次的带罩子的煤油灯,是那稀少的微白。又或许还有几户人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省吃俭用才买的起的一碗桐油,是那多数的昏黄
    每日的此时,出城厮杀搏命的战士们
    ,踉跄着回到这柳州城,都会走在一条被左右光晕彻底照亮的路。虽然路并不平整,但是这颜色各异的光,仿佛都照到了他们心里。
    闭目塞听终归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一闪闪燃起灯火的窗后,是那一双双闪烁着担忧与感恩的眼,谁都想帮帮忙,可却又觉得自己只是一介平民,能帮上些什么
    直到“晨风”所撰的第一份稿件变做铅字,刊在了大报小报的头版头条。
    第一日各报社的老板们急迫的汇首,最终所有人一致通过。刊不论如何让,他们都要让柳州的百姓清楚此刻外面的形势,让这城中的可用之人直到,此刻便是想出力的最好时刻。
    牵头的老板与相熟之人一个才回柳州的货郎核实,那晨风所撰皆为事实。
    已到了如此时刻,他们柳州儿女岂有坐视不理之说他们柳洲,地处黄河分流上游,不止土地肥沃得天独厚,他们的儿郎小妞也绝不是孬种
    第二日,各大印刷厂全部动用了自战起街上无人便未动过的器具,呼朋唤友的叫来数倍于往日的工人,热火朝天的挥汗如雨。
    于是第三日,便有了这满城免费派发报纸的奇观。不仅如此,每条街派发报纸的人群中,都分派了一个识字的文人,沿街诵读,待到夜晚,那书生的喉咙嘶哑之时,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扇被战士们守护的安全无比的城门外正发生着什么。
    晨风在介绍完形势后,最后一段的呼吁,今日被那哑了嗓子的文人喊了数万句不止“我军积弱而敌强,现江河南北,皆有敌患;高山上下,全无太平敌围我城,敌杀我人,敌寇不除,山河不复现敌有迫击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