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9章 番外·七(1/5)
    十二年后,二月春。
    江陵的春季比别的地方绿得更早一些, 京城的冬雪还未消融, 江陵的柳叶已吐出了嫩芽。莺飞草长,远行的人也已经准备出发。
    这日一早, 一艘停靠在姑苏郡运河港口码头的大船, 即将起航京都。
    运河是七年前修筑好的, 自江陵与交州的边界起, 宛如龙蛇北上至与边关,又在青州一分为二,往西至于京都。
    这条运河的修筑历时五年整,其中朝廷雇佣百万农人修筑之举更令人津津乐道。
    自运河修筑的第四年起,朝廷开始出售货船。那些货船是用木板与铁板铸造而成的, 又大又牢固,就连那帆也是又高又大, 转舵逗比市面上的木船轻松流畅太多。商贾们纷纷前往购买预定,彻底更迭手头船只。
    运河甫一开通, 商船无限, 无数商贾南北往来, 忙碌繁华。
    今日即将起航的这艘船是属于商贾慕容氏的,慕容氏是江陵姑苏最为富庶的丝绸商贾之一。
    自两年前天子在江陵设置桑基鱼塘试验区,经两年养殖发酵, 今年江陵一跃成为十三州最大的桑蚕丝绸基地。所有桑蚕、丝绸,几乎都从此处流传而去。
    无数大小不一的织布坊,染布坊, 漕运商队也如雨后春笋般飞快冒出来,趁着这股东风,不少人在这三年里赚得一大笔钱。
    当然,除了江陵别的州郡也各司其职,譬如益州有最大的棉花种植基地,凉州有最大的家畜养殖基地,豫州有最大的陶瓷烧制基地,徐州有最大的造纸基地
    每个州都有其独特的产品,这也是朝廷调控的结果。
    因为丝绸的兴盛,无数农人试图靠养蚕发家致富,江陵近两年来产粮有所降低。考虑到目前的大雍依旧是落后的农耕社会,农产才是百姓赖以生存的主流,受此影响李俭定下三条规则一,增加商贾赋税;二、商贾延续前朝贱籍;三、不允许商贾出身的子弟入朝为官。
    也是这三条规则,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了大雍商贾,控制着大雍缓慢而稳定地从农耕社会向资本社会转变。
    船上的管事确认过所有物品,下令起航。收好锚,张起帆,船便顺着水流与风向缓缓驶出港口。
    一路春风拂面,江南风光尽收眼底。沿途挑夫与驼夫,商卒与走贩,叫卖声不绝于耳。路边的食肆茶馆客人众多,河边还有不少赏景游玩之人,甚至还有百姓搬了桌子在街边打麻将,多彩生活绘成一副精彩画卷
    满眼尽是安居乐业,盛世太平之景。
    等船速稳定下来,船舱中的人们也出来透气。这次出行主要是为将绸布运送至京都,顺道送几名赶考的举子入京。
    甲板上,一个文士打扮的人看向身旁之人“这位兄台,此番前去京都可是要参加科考”
    那人答道“正是,您也是么”
    先前问话的人面上带了一点笑意“不错,在下名乔冉,字新阳,出身乔氏。是盛平十二年的举人。”乔氏,也就是当今太后出身的士族。不过他是偏远旁支,和太后那一支已没什么血缘关系。
    那人便也行了一礼“乔兄你好。在下刘恒,字长毅,出自礼江书院。是盛平十四年的举人。”
    众人闻言细细打量,见他身着粗布麻衣,又说自己出自礼江书院,知道这个刘恒八成是没什么背景的。
    礼江书院是五年前在江陵姑苏开起来的。当年几名落榜举子回到家乡,想着自己读书十余年都考不上科举,举目四顾悲从中来。又思量自己除了读书没有别的谋生技能,几人便一起开了一家书院。
    起初只是一间小院,几人想着反正也考不上科举,便不限学生出身,只要对方交的起束脩就能上学。结果几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