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蓁蓁却反问道“娘亲,如今账本也对过了,这大半年以来府里短我们的月钱也该补了吧”
崔氏哪里还顾得上被罗氏克扣的月钱
“我的小祖宗都这个节骨眼儿上了你还惦记着月钱要是那一千两金子真被罗氏搬空失财事小,倘若真被她娘家人拿去外头做了为非作歹的事,咱们这一窝都得被端就是补上了月钱又怎的哎哟喂可急死我了”
叶蓁蓁安慰她娘“天塌下来也有个儿高的祖翁在前头顶着,我们孤儿寡母的怕什么”
崔氏又急又怒“你、你”
见娘亲实在着急,叶蓁蓁只得和盘托出“祖母已遣了裴嬷嬷去罗家了,说要是二婶子不说出那一千两金的下落、又或是不认,祖翁便要去面圣”
崔氏呆住。
“面圣”她喃喃说道,“这么大的罪过,圣上能恕咱们的罪嘛万一直接削爵抄家可怎么办”
叶蓁蓁并不认为皇上会这么做。
不过,她现在还是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小娘子,理应不懂得朝政,便道“死在明君手里,总好过被奸贼宵小所害。”
崔氏一凛,定定地看住了女儿。
半晌,她缓缓点头。
“你说得有理。”
说完了那一千两金子的事儿,叶蓁蓁不依不饶地追问娘亲、原先被罗氏昧去的那些月钱到底退是不退
崔氏又好气、又好笑,嗔怪道“你一个小娘子,怎么对黄白之物这样上心传出去教外人听了,可要笑话咱们了”
叶蓁蓁道“那就让她们笑话呗难道我不理经济、人家就不笑话咱们了”
崔氏被噎住。
半晌,她叹气道“月钱倒是小事儿,该还的自然会还给我们,只我们还有件为难事儿”
“你三婶的意思是,既然罗氏以后还会回来,而我守着寡、你三婶子又顶着庶媳之名这掌家之权难免还会再落到她的手上,不若趁着这机会,咱们每房各起一个灶”
说着,崔氏又瞅着叶蓁蓁“唉,可就是呢满府里这么多人,就没一个有胆子和你祖母说的”
叶蓁蓁听出了母亲的言外之意。
她也不说话,抓过从鬓角垂下的小辫子,用手指绕着玩儿。
“蓁蓁”崔氏唤了女儿一声。
叶蓁蓁就看着母亲笑。
崔氏也笑了“你个机灵鬼儿,还不快快想个法子这事儿得赶在你二婶回来之前定下,要不然哪,恐怕以后咱们还是没有好日子过”
分灶是大事儿。
俗话说,父母在、不分家。
可要是各房自行开灶、各吃各的,那基本等同于分家了。
祖翁和祖母必定不会答应。
但府中出了丢御赐金子的事儿
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叶蓁蓁点头“不单是分灶,我还想和祖母说道,让把我奶娘和寄姐儿都调回府里来先前二婶子管家,总说府里穷得揭不开锅,养不起多余的下人。可我就不明白了,府里就穷成了这样儿旁的不说、先太祖皇帝赏下来的那四大庄子,怎么还养活不了府里一二十口人”
听了女儿的话,崔氏一愣。
叶蓁蓁又道“说起来,隔壁樊家的人口比咱们多,当初太祖皇帝赐田产的时候,他们的田庄还不如咱家呢可娘亲你看看,樊家的日子可比咱们过得金贵多了”
“所以娘亲啊,等这一千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