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人问罪于崔氏。
叶伯轩么,皇上也并没有因他受了伤就让他暂缓行程,也半句不提叶蓁蓁的婚期已近、他这个做父亲是不是参加完婚礼再走
总之, 后来叶蓁蓁与崔氏都没能见上叶伯轩一面, 就听说皇上派使者陪同、让他乘坐马车如期离开了。
接下来, 叶蓁蓁开始备嫁。
自武家第二代安国候被撤了爵以后,原来的宅子也被收了回去;如今复了爵,但宅子早已被先帝另赐他人
于是皇上便又重新拨了一幢宅院给武家。
武家那边忙着修整院子,惠氏一天打发十几拨人过来问叶蓁蓁的意思喜欢什么样儿的园子、池子里养什么样的鱼、种什么样的花树、檐角下的花基喜欢方的还是圆的、将来叶蓁蓁嫁过去以后的头三年是要独居的、那么院子要做什么摆设等等等等
米氏背着人笑话惠氏怕是自个儿想躲懒、才将这些事儿提前交给未来的儿媳妇打理的
惠氏知道了, 大大方方地传话过来是啊,难道未来的儿媳不是掌家人与其她做一次主、将来儿媳进了门要再做一次主倒不如一次性做到位
叶蓁蓁也不与人争辩。
但凡是惠氏凭空丢过来的事件、她都闷声不响的全做了。
她知道,惠氏肯定不是躲懒且替她这个“未来的儿媳”做打算, 不过也只是其中一个借口罢了。重要的是,武家家大业大的、如今家主武王擎又高调回归,定有数不尽的事儿在等着惠氏处理。所以只要是叶蓁蓁有能力帮着做的、她全都帮着做。
而在宁乡伯府里, 也不光止叶蓁蓁一人忙碌, 是所有的人都忙了起来
宁乡伯府里已有好多年没办过喜事了,崔氏又躺在床上动不得。少不得由小汪氏带着米氏去库房里翻了陈年旧账出来, 这才照本宣科的为叶蓁蓁准备一应嫁妆。
要打全套的家具、要准备八铺八盖等等, 田契房产少不了,一年四季各八套衣裳是必须的, 另外还要准备陪房的名单,经及必须备下各式布匹、首饰等等
最最重要的是,叶蓁蓁的嫁衣已经来不及缝制了
也幸好先前惠氏赠了六家铺子田产的地契给叶蓁蓁, 其中就有一家是个成衣铺。当下叶蓁蓁便从成衣铺里调来一个十分精明的管事娘子,教她去外头聘回来八个绣娘,又将绣娘们分成了两班倒,日夜不停地为叶蓁蓁缝制嫁衣
为了不让母亲崔氏东想西想的,叶蓁蓁便请她帮着照管打家具一事。
其实打家具一事,才是最最要紧、也是最最让人感到恼火的
说句不好听的,宁乡伯府治下的四个田庄里存放着的好木材,除去事先为伯爷和小汪备下的料子之外,其他的好木材几乎全都在最短的时间里、运到了京都。
叶蓁蓁的奶哥哥们更是带领着工匠们,一天七八次的往返于安国候府,量房量厅量院子用工匠们的话来说,“跑断了腿”都不实在,“只差最后一口气”才是最真实的
对于崔氏来说呢,本来她已经做好了女儿出嫁以后便自尽以谢罪的心理准备。
可女儿的恳求,既让她感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也生出了弥补的心态。
于是崔氏将这件事当成她人生中最后能为女儿出一把力的机会,就算后来被诊出确实怀上了胎儿、颈子也被她自残的时候戳伤了可她也咬牙坚持着,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处处讲究细节天天催个不停。
她甚至差点儿把一众专门负责给叶蓁蓁打家具的工匠和男仆都给逼上了绝路
也正因为崔氏在这一方面的高要求,众工匠们也是拼了老命的配合,最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