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当然了
按往届的揭榜规矩,文科的头甲前三是不分先后秩序的。
但人们就爱多想,总在心里暗暗希望着、武霸图既是文科第一也是武举第一。也好满足大伙儿爱看热闹的八卦心态。
一大早,叶蓁蓁就有些心神不宁。
也不光她一个
全宁乡伯府的人,上上下下都是心慌慌的。
三爷考到第三十六,也不知能不能在殿试的时候博得皇上好感,一跃挤入二甲进士要是能博个进士出身,便能直接委派到外地做官,比捐官强了许多当然了,因为正好卡在第三十六名上,所以最大的几率还是获同进士出身
二郎也考中了第七十三名,他最好的出路就是被太学内舍所录取,再苦读个八年、也一样能博个官职。
就算淡定如祖翁、如祖母小汪氏
今儿也统统不淡定了
小汪氏第一百零一遍地吩咐米氏“再看看老三的衣裳襟带可缝牢靠了袍角会不会太长新靴子准备好了么把冠帽上的佩玉擦亮一些随身带的荷包里给他装点儿仁丹虽日头不会太大、还是预备着怕中暑,早饭呢吃了早饭没有让吃点儿干的、在宫里如厕没那么方便”
米氏连连应下,跑进跑出
那边祖翁也在一直交代儿子“见了皇上莫要怕、你放松些。皇上宅心仁厚、最喜照顾功勋之后再一个,外头那些饶舌的说今年我没阅卷、你便中举什么的,莫为那些流言生气。需知皇上会亲自看前一百名的答卷,能进殿试的前三十六名、可都是皇上自个儿选出来的所以皇上问什么话、你就把你心里所想的一五一十说出来就完了,不必太刻意揣摩圣意”
叶叔亭白着脸儿应下、紧张地不住地吞咽口水。
不多时,宫里来人催请叶叔亭出门
全府老幼一块儿将他送到了门口、看着他坐上了宫制马车,在御前侍卫们的护送下离开了。
就这样、众人还舍不得离开,眼巴巴的看着叶叔亭的马车渐渐远离、直到看不见了也舍不得回来。
进了府门,三娘子猛的想起一事“咦,这回好像没听说隔壁的昭郎考了第几”
“他去年不是考了第五十七名么原皇上让他入太学内舍、可他嫌入了太学内舍还要再学八年,就不肯去,想着今年再考,能一鼓作气考进前三十六是最好的如今听三娘子说起,才好像觉着是没听说他的名次”崔氏也说道。
叶二郎犹豫了一会儿,小小声答道“你们呆在家里不知道,外头都把阿昭给说得忒不像样子了。”
“二哥哥,到底怎么了”四娘子好奇地问道。
叶二郎道“阿昭今年没有名次。”
闻言,众人大吃一惊
“什么没有名次不是考了吗怎么会没名次”
“怎么会这样好像只有作了弊才会被取消名次吧”
“我不信昭郎年纪不大、却已经考了好几年,而且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他不可能作弊因为没必要”
“有说什么原因吗”
“是不是这回题目太难、答不出就交了白卷”
“交白卷也会有名单的问题就是他根本就不在名单之内”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叶蓁蓁是知根知底的。
但她不能明说、以及牵连陶夭夭。
总算熬到了晌午
叶叔亭的长随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还不曾进府门、便大叫大嚷“报报大喜大喜啊咱们家三爷中举啦中举啦殿试第二十七名皇上赐了同进士出身、封正八品给事郎,官拜永州郡涂县赤丞令,即日赴任”
叶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