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放肆了嗯”
宁情“叫你三哥吗”那可不行,她才不要他当她的哥哥。
陈季礼“当然。”
宁情“陈季礼。”
陈季礼“叫哥哥。”
宁情“陈季礼。”
陈季礼作势要敲打宁情的额头,宁情抬手挡住。
陈季礼执着“叫不叫”
宁情“不叫。”
两人嬉闹了一会。
在穆先生的到来中结束。
宁情端正坐好,慌忙从书袋中拿出书本。
穆先生了解一个学生一般从提问开始。
穆先生讲着讲着突然停了下来,放眼满学堂瞧了一圈,这时大家都知道穆先生要点名提问了。
小部分学业好的学生挺直了腰背,胸有成竹。
一大部分学业一般的学生都低下头,眼睛赶紧垂下,因为如果眼睛与穆先生对上,被点的几率非常大,这都是以前上过学堂,有经验的学生。
还有极小一撮,类似宁情这样的。
因为是女子从小便在府上被母亲教授知识,从没有感受过学堂上的提问,这个令学生头疼脑热的问题。
刚上学堂的几日她都是穆先生讲穆先生,她想她的事情,穆先生也没有发觉宁情的神游天外,井水不犯河水,过了几天安逸舒坦的日子。
今日许是坐在陈季礼前面,破天荒的没有想其他的,居然认真的听了一会课。
可能因为穆先生今日讲的的花木兰从军的课,因此听得格外起劲。
对于穆先生突然停下来,宁情还在诧异,眼巴巴地望着穆先生快讲,花木兰后来怎么样了
穆先生看到宁情,想起这个孩子就是昨日要求换座位的那个小姑娘,没记错名字的话是叫宁情,是个有意思的小姑娘。
看着宁情道“来,这位同学请起。”
看到穆先生点了宁情,其他学生都松了口气,好似逃过一劫。
宁情第一次被点名,莫名其妙地站起。
穆先生道“这位同学都读过哪些书”
哪些书她一共就读了几本书,名字她都记得清楚。
于是答道“回穆先生,学生读了女儿经和女诫这些书。”
她一回答,整个学堂都哄笑了起来。
她听见旁边有人讥笑她才读两本书也好意思来听穆先生讲学。
宁情头一次因为读书少被这么多人嘲笑,终于有点汗颜,不过她脸皮厚,还没有到想钻地缝的觉悟。
转头对满堂笑她的同学道“笑什么笑有何好笑的,正因为我才疏学浅才拜在穆先生门下来求学的,我要是像穆先生一样,我还用学吗”
宁情这样说,虽然有些强词夺理,倒是有几分道理,捡回几分面子。
回头扫了眼陈季礼,发现那臭小子也噙着笑望着她,宁情回了他一个鬼脸。
穆先生也没有说什么,道“那你把女儿经最后几段背我听听。“
听穆先生让宁情背女儿经,学堂上有是一阵小小的笑声。
这真是也太简单了,这是最基本的,如果连这个都不会被,那真是没有读多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