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接小孙子来,竟然把原主儿子的后事给忘了
看着穆眠怔楞在那里,赵大保心中叹气,看来三婶面上看起来是走出来了,可心里指不定怎么难受呢,连红军后事这样的大事都忘了安排。
不过,既然开了口,赵大保只得硬着头皮问下去,三婶一个寡老太太,家里没有顶事儿的,可不得要自己这个同村的多帮衬着
赵大保这么说倒不是无的放矢,因为他就是下河村给人抬棺造墓的,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但凡村里有了白事就会来找他,虽说这年头喊着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国家也大力提倡火葬,但人还是要入土为安不是
而且下河村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是个很传统的村子,对人的身后事格外看重,说是村子其实就是钱、赵两个宗族聚居的地方,从村里人多以赵姓、钱姓为主就看的出来。村里早年还有祠堂,但是因为破四旧的原因也被改成了村小学。
“三婶,红军是在部队那边安葬,还是迁回村里来”
赵大保的话提醒了穆眠,她立刻反应过来,“这,俺想着还是迁回村里,就葬在他爹边上,这样爷俩在地下也能有个说话的。”
站在原主的角度,穆眠觉得原主是不会让儿子葬在外头,不能一家团聚的。
落叶归根,当年原主的丈夫也是从部队运回村里安葬的。
因为原主丈夫一家是逃难来的,并不是本村的人。原主还曾动过要不要将丈夫迁回祖籍安葬,只是想了想公公婆婆都葬在了村里,不能让丈夫孤零零一个人,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到这里,穆眠镇定下来“俺这次回村里,就是为了找村书记开介绍信去部队的,除了接回小孙孙,也是为了红军还有他媳妇儿的身后事,不能让他们回不了家”
作者有话要说废弃情节若是再按照如今每人每月最低生活费9元算的话,穆眠相当于用掉了两个多月的生活费。
晋江抽了,我昨天上传的本章,却看不了;刚才我清了缓存已经看到了,给广大小天使们造成的不便还请见谅么么哒,笔芯
捉虫原主儿子是红军,不是红兵,现在改过来了
将收购站的内容删去,镇上一般是没有收购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