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开始建设(1/3)
    司娓娓小的时候经常听外婆形容很差的地方,叫做大水冲过的二荒地。
    眼前的这个田庄就是了。
    影视里拍的那种, 肥沃的田野上, 绿树成行, 掩映着一座漂亮庄园不存在的。
    来路上一眼望过去,全是抛荒的田地,蒿草比人还高,道路坑坑洼洼,又堆满了淤泥。
    所谓的庄园,就是一圈小平房, 还大部分都没了房顶,门板和窗户啥的就更不用说了。
    真是拍个荒野生存都不用怎么布置背景的。
    买来的这些工人们大部分都是吃过苦头的,看到他们将要长居的地方是这般光景,顶多在心里叹几口气罢了。
    连跟着出来的两位衙差都有些过意不去了。
    临河县是遭灾最严重的地方,好多的村子就整村没了, 田庄什么的也抛费了不少。
    纪录在册的田庄, 像这个李子沟庄,都是还能看得出来曾经是庄子的, 矮子里头拔挫子。
    在给两位东家指过了地方之后, 王大军十分自然地送了两名衙差一人一个红包,这俩人捏捏份量,笑容满面, 飞快地告辞走人了。
    他们还怕这俩人再多看一会儿,万一反悔不想要这田庄了可就不美了。
    工人们经过培训,又有领头的管着, 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清理出库房,卸货的,打扫的,去拔草的,砍树的,负责埋锅造饭的虽然一开始有点乱,但渐渐地就变得有序起来。
    司娓娓和王大军则绕着田庄走了一大圈,探察下周边环境。
    李子沟这个地方,在现代的平行对应地,那就是个古代煤矿的遗址。
    因为这里的煤都在地表浅层,煤质也不错,所以开采较早,当时是一位大地主的私人庄园。
    这位大地主以此发家,把自家的庄园修成了个小型的堡垒,子孙后代也出了几位有出息的。
    这些煤矿遗址和堡垒保存得比较完整,到了现代那还成了个有名的旅游景点。
    司娓娓把手机里的图片跟现在的场景作比较,那真是半点也没有相像的地方。
    “看看人家的堡子,看看咱这个”
    “就这基础也比卫星村强多了。将来肯定能建得比这图里的更好”
    “嗯,那倒也是,这个图片是在距现代600年的时候的,咱们现在的年代,要早上几百年呢。”
    司娓娓一边跟王大军说着话,一边拍着照片和视频。
    就跟卫星村一样,还是要带回去给王三爷爷看看,给指点下风水方位什么的。
    不过这边的建设,就主要是靠这些工人了。
    朝圩村的壮劳力太少,资源紧缺,只能这样安排。
    之前建设卫星村那是没办法,初来乍到的,以平安稳当第一。
    拍好了视频,还有居高临下的俯视图。
    司娓娓拿出小本子,刷刷几下把李子沟的大致地形给画了出来。
    就开始跟王大军讨论起了园区规划。
    “先把这些平房给修补起来,给工人们当宿舍。”
    “这边给填平,跟大路连起来,将来这条路也用水泥给铺上,这样咱运货啥的就方便了。”
    “说起来,卫星村到县城的路也能可能铺了吧石渣场的仓库里攒的水泥应该差不多了。”
    “行,等这边安排好了,回去就能开工,早点开工,早点修好,咱去县城就不用颠簸得那么厉害了,说不定还能开发出三轮和四轮车。”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走,居然还让他们发现了一片果林。
    这片果林大概是前任主家种的,后头发大水,主家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