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子看见来了生意赶紧站起身,“新做的米粉,闻着香得很,用的大白米,看,没有一点不干净的东西,小娘子买些回去煮煮吃呗,保证吃了还想吃哩。”
米缆就是米线,小贩卖的是时下常见的干米线,方便携带贮藏,不过得泡发后再煮,而且相比新鲜米线来说口感硬米香味也不足。不过新鲜米线不耐放,也就没有人卖。
宋姝原本只是想看看,但经不住小贩热情的推销,还是买了一小把。
米线让她想起了现代的过桥米线,她以前在y省待过几个月,就极爱吃这东西,有段时间三餐都是它,还特意学了手艺,现在想起来还真是馋了。
回去后她直接去了厨房,既然馋了自然是要做出来饱口福。
米线除了干米线还有干浆米线和酸浆米线之分,宋姝最爱的是酸浆米线,觉得口感色泽都比旁的好一大截,尤其是那股淡淡的酸味,叫人欲罢不能。
酸浆米线的酸味来自时间的发酵,因此制作时间要长些。
她先煮了锅水,不需滚开,只等略微烫手就把米放了进去浸泡,然后直接回了卧房。
等睡醒已经是半个时辰后了,泡着大米的水已经完全冷了,宋姝把水倒了去,找了块布润湿盖住大米,等两三日米发酵好后就可以做米线了。
晚时,林清安到的时候已经过了用食的时辰,食肆里只剩个食客,他飞快的点了食,寻了个靠近灶案的位置坐下。
还不等他开口搭话,就看见福生一手端着个小盘子,一手拎着包糕点从门外走来,径直放到桌上,又走到灶案前接过宋姝手里的活,说道,“东西买来了,小娘子趁热吃。”
宋姝道了声谢,擦了擦手坐到桌前,对面新来了个摊贩,卖的油味糍片味道远远的就飘来了,闻得她馋的不行,趁闲下来赶紧叫福生去买了一份回来。
只见盘子里盛着一张白腻薄透粉皮,淡淡的米香扑鼻,粉皮中夹杂着些炒过的胡桃碎,还有碧绿的韭和葱花点缀其中,一旁还有一小撮红甜姜丝和乌梅酱。
单外形上来看很像是肠粉,同样都是薄如蝉翼,白透晶莹,只里头的配菜没那么丰富。
宋姝尝了一口,入口先是浓郁的米香,粉皮细腻滑润,还带着丝丝韧劲,炒过的胡桃碎极香,微微的甜,韭和葱花又带来些许咸香,甜咸混杂味道很是奇特。
等夹上红甜姜丝再蘸了乌梅酱,各种味道交融在一起,却不突兀反而让味道更上一层台阶,好吃的她眼睛都眯了起来。
很快就吃完了小小的一碟,她抬起盘子对着福生道,“再给我买一份,多要些姜丝。”
林清安是看着她怎么飞快的吃完一盘子,凑上话头,“这油味糍片这般好吃吗可否也帮我带一份”
“这家的味道确实不错,”吃了好吃的宋姝心情也格外好些,笑眯眯的回了一句,又对着福生道,“多拿个盘子去,给大人也带一份尝尝。”
趁着人去买糍片,她拆开了糕点,是红褐色的南枣糕,枣香浓郁松软香甜的紧。
“小娘子这枣糕闻着格外香甜些,不知是哪家糕点铺子买的。”
“这样好的手艺当然是南街的李阿婆糕点铺子,大人喜吃应道是知道的,对了,之前大人去阿婆那儿买过糖糕栗糕,我还撞见过呢。”
“原来是李阿婆,”林清安本就是找话头,顺着说道,“我近来忙许久没去了,这枣糕许是新出的吧,之前倒是没见过。”
“确是最近新出的,卖的可好了,都是现蒸的,还没等出笼屉都被定下了,早早叫福生去也是刚刚才回来。”顿了顿,宋姝递了块糕过去,“大人不嫌弃的话先尝尝,下回再叫了人去买。”
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