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章 慈善事业(1/2)
    “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样的概念,对身居宫廷之中的沙特尔夫人来说,是极端陌生的。

    玛丽不认为自己能简单几句就改变对方的观念。

    “不过,我父亲也说,应该对那些穷苦人好一点。”沙特尔眨着可爱的眼睛,“他们中许多人只是一时潦倒,只要适时帮一把,挺过这一关,生活就会变好。上帝赞许慷慨的美德。所以自小到大,我都跟父亲一起捐助穷人。”

    “是吗你们真是好心。”

    玛丽不知道,历史上,正是因为远离凡尔赛宫、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沙特尔夫人的父亲才得以在法国大革命中免受打扰,获得体面的死亡虽然在去世之后,一群暴民以“搜查”的名义洗劫了他的城堡。

    “反正我的钱多得用不完。”沙特尔轻飘飘地说,“要不这样,你也和我一起捐助吧这样你就不用感到不安了。”

    玛丽很是动心。

    大革命开始之后,与其说是民意做主,不如说是民粹做主。激进革命派绞杀了保守势力之后,立刻顺应民粹,磨刀霍霍地向不那么激进的革命派下手。死在断头台上的人中,不知有多少曾经是共同推翻了君主制的战友。

    “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这句话就是被处刑的温和革命派罗兰夫人所说的提到她,玛丽很期待在未来某个时刻能见上一面如果能活到那时候的话。

    在民间有个好声望,也算保命的砝码之一。

    “怎么捐助”定了决心,玛丽倾身询问。

    “主要捐给教堂,有时是医院。”

    “我想,一定要将财物亲自送到上帝面前,才显得出我的虔诚吧”

    “对极了,对极了。”沙特尔夫人满意地点头,而后想到了为难之处,“陛下不允许你离开凡尔赛宫”

    虽然凡尔赛宫也有一个教堂,但它是王室专用的,哪个穷人也不敢来这里寻求救济。

    玛丽觉得很有希望。她早就知道,完全废除“公开装扮”是不可能的,如果能以此换来定期出宫的权利,就已经相当划算有些事情在宫外才好安排。

    欧洲宫廷与中国古代宫廷不同,既无不能见“外男”的规定,也没有一入后宫几乎不能再踏出一步的严苛规矩。

    可以争取。

    但要怎么做呢

    沙特尔仿佛已经帮她想好了“我们都去跟陛下求情,他一定会答应的。”

    她有这底气;在她眼里,路易十五是个相当疼爱她的爷爷。当初她父亲要将她嫁给沙特尔公爵的时候,国王就曾经劝过他是个浪荡子弟,你的女儿嫁过去不会幸福的。

    后事果然证明了国王的眼光。沙特尔夫人感到遗憾的同时,也对为她着想的国王暗自感激。

    玛丽却不像她这么有信心。

    在谒见国王、看到路易十五那副气派威严的打扮的时候,她就有些后悔了。

    她的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但会不会更加得罪路易十五

    一个王储妃竟然因为担心贫苦人民的事而无心换衣服,这岂不是反衬在位者无德无能放在中国古代,这就是红果果地打脸啊

    然而来不及了,沙特尔夫人已经竹筒倒豆子地说完了,还不忘夸王储妃多么仁慈善良虔诚,并且打包票表示只要捐助了“上帝的穷人”,她就一定能够心无芥蒂地继续遵守装扮上的礼仪。

    出乎玛丽的意料,路易十五的脸色从一开始的紧绷,逐渐变得缓和,甚至还颇有些慈爱。

    “原来是因为这个。”他拍拍玛丽的手,“谁能够谴责一颗忠于上帝的心”

    是城府太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