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芸沿着赶集的小路走,陈家大队在公社西边,过去不到三里路。一进他们村,就看陈福基带了人在村口等她呢。
让姜芸意外的是陈家大队的书记和大队长都不是四五十岁的男人,而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陈书记是个女同志,三十左右的样子,名叫陈红霞,大队长叫陈福青,才二十九岁。
怪不得他们大队搞副业搞得这么活络,一点都不死板,果然是年轻人脑子活络不被规矩约束。
陈红霞相貌端庄大气,性子爽朗,动作干练。
陈福青却比较文气,清秀的五官带着一股书生气,气质和姜大哥是一类的。
他们对姜芸也很热情,寒暄两句就进入正题,请她去看大队的孵化室。
其实就是几间专门的屋子,里面有火炕、生着炉子,炕上铺满了暄软的草、棉絮,底下拍着正在孵化的鸡蛋。
姜芸在前世开现代农场的时候,也学过很多专业知识,她当场就提了几点建议。
比如屋里温度不要过高,在二十七八度左右就行。
孵小鸡关键就是温度,太高它们出壳以后不适应,太低出壳就死差不多。
还要注意阴雨天的防潮,如果细菌多,小鸡仔着凉和细菌,很容易拉肚子,不用两天就死一大片。
姜芸说得头头是道,而且全都切中要害,陈红霞和陈福青非常钦佩。
陈红霞笑道“姜芸同志,没见面的时候我还担心,见了面我放心了。我们大队的孵化室,就拜托给你了。你的条件我们都答应,以后你想吃鸡蛋我们全力供应。”
姜芸道谢,“陈书记不要客气,鸡蛋就不用了。我们家养了母鸡呢,足够吃的。一个月一只鸡,我们全家已经很感激书记和大队长大方啦。”
陈福基说过的,就算是书记大队长,他们也不舍得一个月吃一只鸡,顶多招待上面下来蹲点的干部跟着蹭点吃喝而已。
看过了孵化室,姜芸又去看看他们育苗室。
育苗室就是孵化出来的小鸡,专门待的屋子,也是要保温,然后慢慢地适应环境,再装在大鸡笼里拿去卖。
这时候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婆子过来,她拉着脸,横了姜芸一眼,大着嗓门道“我说书记、队长,我老婆子孵小鸡可有几十年的经验。打我姥娘、我娘那时候起,我们家就给地主家孵小鸡。孵过的小鸡,比你们吃过的鸡蛋还多呢”
她本来是陈家大队的孵化小队长,待遇不错,但是小鸡孵化出来,按照自然规律,死亡率是不可避免的。
陈福基听说姜芸可以让小鸡仔减少死亡率,自然就回来跟书记和大队长说,老婆子就很不乐意。
之前她冷言冷语讽刺了一次,陈红霞也不确定姜芸的本领,所以也没当回事,就说等看看那二十只鸡仔的成活率再说。
只是最近天气有点冷热反复,小鸡仔死了一批,陈红霞有些着急,就让陈福基去姜芸家看看。
如果二十只能活18只,就请姜芸帮忙,如果活二十只,那就让她自己提条件,都答应。
陈红霞道“温大娘,你是孵小鸡厉害,人家姜芸同志是照顾孵出来的小鸡厉害,不让小鸡糟蹋,你俩不冲突啊。”
温大娘却还在那里嘀嘀咕咕,来回车轱辘话年轻人不靠谱等等,看姜芸的眼神就带着刺。
姜芸却不在意,她只是和陈家大队合作,帮忙治疗小鸡,然后赚麦子和肉吃,又不是来抢人家的工作的。
姜芸拿出自己用灵泉水泡过的小米,让喂养员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