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套话说完之后,颜琼吕敬德忙碌着接手叛犯去了,其余人也识相退开,好让段至诚萧迟舅甥说话。
问过裴月明,又问江南详情,萧迟就简单叙述了一遍,最后不可避免地,说起萧琰。
段至诚沉默良久,叹了口气,最后也没说什么,只道“殿下快进京吧,陛下正等着您。”
父子二人阔别已久,险些还阴阳相隔。
萧迟瘦了些,也黑了些,眉目坚毅,如宝剑藏锋,锋刃敛在古朴苍浑又隐透质感的剑鞘内,不吐锋芒,却教人无法忽视半分。
如日中天,是彻彻底底长成了。
而皇帝却老了。
老了很多,多到萧迟一个照面,不禁吃了一惊。
他丧了一子,萧逸包藏祸心,勾结萧琰,萧迟险些毙命江南。
那些天皇帝就没过睡一个囫囵觉。
连遭打击,饱受担忧煎熬,偏偏他这病,是最最受不得累怒的。
皇帝瘦了,肤色暗淡颧骨耸起来,眼下嘴角纹路明显,身上的龙袍都有些松了,昔日如山挺直一般的脊梁,竟微微佝偻。
皇帝招手“迟儿过来。”
萧迟敛了敛情绪,缓步过去。
皇帝握了握他的手,细细端详他,许久,长长吐了一口气,“没事就好。”
这一句话,听得萧迟百感交集,他一时也不知怎么回应好。
好在,皇帝很快就恢复正常了。
他问江南情况。
萧迟退回两步,呈上折子。
他盯着鎏金博山炉袅袅升起的青烟,有些出神,折子写得很详细,皇帝慢慢翻阅,仔细看过。
“好了,你先回府,好好歇歇。”
“是。”
皇帝阖上折子,盯着殿外的某一点,在萧迟告退要转身前,他说“也去给你母妃请个安。”
皇帝慢慢说“别告诉她。”
回到京城,京中消息马上就呈上来了。
裴月明翻了翻,这段时间,京城也不平静。首先就是萧逸扑簌簌带落的一地炮灰,忠毅侯府已经抄了,申家人正羁押在狱等待审判。
同时淑妃也废封号被移出妃陵了。
然后就是萧琰这边,窦广的亲友同年,一挖再挖,还有那个益都王府,京中直到现在都还动荡不休。
还查着呢。
不过有一点很值得一提的,就是萧琰本人。
京城没有任何有关他的传闻,一丝都没有,少数有消息渠道的都闭嘴如蚌壳。
皇帝把消息捂得紧紧的。
有靖王,有瞿炎,就是没有萧琰。
行吧。
告不告诉贵妃,不用他们想了。
从皇宫回来已经傍晚了,休息一夜,次日萧迟和裴月明就登车去洛山给贵妃请安。
风吹起车帘,梧桐落叶,郊野的长草叶尖已经泛黄了,风一吹,刷刷一片。
萧迟长长吐了一口气。
也好。
他其实也不想告诉贵妃的。
想起萧琰,心情复杂,但事情已经发生了,没得描补多说也无益,对于这些斩不断理还乱充满血腥怨恨的关系,萧迟也不知说什么才好。
但他的心里,还是偏向自己的母妃的。既然无用,那就不告诉她的好。让她继续以为萧琰早早就意外身亡的,那就好了。
“这样也好。”
他说“母妃秉性婉柔,这些旧事就不要翻出来说了。”
“嗯。”
裴月明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