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三串糖葫芦赚一文钱。
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壮年,去上工的话一日也是十几文钱,他们竟然半日就能赚这么多,老两口的嘴就没合拢过。
算完后,卫老三也不歇着了,又跑去后山上砍竹子了。
柳棠溪走了约摸一个时辰左右,此刻早已经累得不行,吃过饭后就去睡了一觉。
醒来后,见卫老三在削竹签,连忙问了一句“爹,您怎么没去歇着”
卫老三笑着说“我不累,干这点小活儿不算什么。”
能赚钱,他心里高兴,一点儿没觉得累,反倒是觉得身上充满了力气。
再看一旁,李氏也在那里挑山楂,把那些坏的,长得不好看的全都挑了出来。
见他们忙着,柳棠溪去灶上处理大骨头和肉皮了。
处理完,就把大骨头放在大灶上熬着了,肉皮则是切碎了,放水和调料在了小灶上慢慢熬着。
因为要熬很久,所以,柳棠溪往锅底放了几块大柴火,让它自己熬着。
等洗干净手,她把自己的绣活儿拿了过来,坐在一旁一边绣,一边看着锅底。
吃晚饭时,骨头汤熬好了,柳棠溪往里面放了些芫荽,又滴了几滴香油,骨头汤的香味儿就愈发浓郁了。
伯生一进门就跑到了厨房,见柳棠溪在忙着,脸上立马露出来笑容。
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伯生问“三婶儿,你做了啥好吃的,好香啊。”
“三婶儿熬了一锅骨头汤,快去洗手,马上吃饭。”
“哎,好的。”伯生兴奋地跑去洗手了。
肉皮虽然熬好了,但此刻还是热的,没成型,所以,柳棠溪把它盛了出来,放置在一旁,没端上桌。
看这样子,估摸着明早才能吃。
晚饭时,大家对柳棠溪做的骨头汤赞不绝口。
李氏道“真没想到,这骨头汤竟然这么好喝。那东西平日里都没人吃的。”
卫老三笑着说“嗯,这东西便宜,也有肉味儿,以后多买些,给孩子解解馋。”
骨头汤很好喝,不仅小孩子,大人们也都喝了两碗。
饭后,卫老三说了去镇上卖糖葫芦的事情。
“一共赚了二十五文,这是因为山楂没花钱,山楂是你二舅送来的,算是公中的,十斤山楂十文钱。算起来,赚了十五文。这样,老大老二家一人两文钱,老三家十文钱。”
卫大牛和卫二虎连忙拒绝了。
卫大牛道“这是三弟妹的秘方,赚了钱也是三弟家的。”
卫二虎则是道“我们也没帮什么忙,就不拿钱了,钱给三弟家就行。”
柳棠溪也拒绝了。
她想出来糖葫芦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且,卖糖葫芦的钱于她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以后到了京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而且,刺绣的钱她也攒着呢。
她就是想提高生活质量,多吃一些好吃的。
“钱我不要了,爹娘留着吧。”
卫大牛和卫二虎不要也就罢了,大家没想到柳棠溪也能提出来不要。
“虽法子是我想的,手艺也在我这里,实则我也没干什么活儿,不过是做些熬糖蘸糖的小活儿罢了。竹签子是爹做的,山楂是娘处理的。去镇上的时候,糖葫芦架子多数时候都是爹娘大嫂轮着抗的。我这手上没力气,也抗不了多久。我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