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8章 江水犀照(2/4)
跟着下去喂鱼。

    温峤火冒三丈你就是仗着我见不得你死

    温峤是个恋旧情的人,只得配合出演,好说歹说,劝庾亮放下轻生的念头,并指挥将士抢夺船舵,把船开回建康。

    庾亮琢磨着他几次作秀,应该能够平息民间朝堂的怒火,适可而止,上书小皇帝,说我没脸在建康城待了,自请去地方做官,为国效力,为我自己赎罪。

    在如何处理国舅这件事情上,小皇帝不敢自专,他写了诏书问王导的意见,在书中还特意用“朕诚惶诚恐的敬问王公”这样谦卑的字眼。

    须知皇帝是君,王导是臣,君无需敬臣。小皇帝这样有诚意,王导备有面子,看小皇帝左右为难不容易,就去了临时小朝廷见小皇帝,小皇帝居然在门口迎接王导。

    王导看得心酸,连忙下拜,小皇帝不准他拜。

    王导见小皇帝心诚,动了怜悯之心,说道“国舅毕竟有错,就让国舅去豫州当都督,去接替桓彝的位置吧。”

    桓彝被叛军砍头,儿子桓温刚刚杀了仇人韩晃和江播的三个儿子为父复仇。桓温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官职一直空缺,刚好庾亮去填补。

    本来王导希望庾亮就此倒台,看在小皇帝的份上,还是递给一副梯子,让庾亮好下台。

    小皇帝说道“朕会一直记住王公的恩德。”小皇帝也难啊。

    于是庾亮被“贬官”,去了豫州。

    庾亮一走,朝中五名顾命大臣,只剩下四个了。其中陆晔请求回家扫墓,结果一去不返陆晔回乡后病重,死了。

    顾命大臣只剩下三人,温峤,郗鉴和王导。陶侃虽然是勤王盟主,立功最大,但他不是顾命大臣,所以暂且不能和这三人并肩。

    大晋需要一个宰相,也只会在这三人之间产生。

    远在豫州的庾亮当然希望好朋友温峤当宰相啊,写信要温峤争一争,他会摆脱亲信力挺温峤。

    温峤只有四十二岁,还年轻,还有激情,也想尝尝当宰相的滋味,但是他也晓得自己资历不如王导,士族们也大多数支持王导,没有胜算,于是回信只有简短的四个字,“凭天由命。”

    郗鉴有自知之明,他的家族高平郗氏不够资格和琅琊王氏争,何况是他是武将,当过流民帅,他驯服流民为军队,这次苏峻之乱,皆因流民过多失控而起,朝野上下对流民越发防备,时刻警惕,于是郗鉴自请去镇守京口,主动退出宰相之争,免得得不到还惹上一堆骂名。

    王导本来都退休了,和曹淑相伴,斗斗嘴,含饴弄孙,小日子过的挺美。但是苏峻之乱,建康城毁于一旦,王导看着他一手复活的大晋遭遇重创,很是心痛,又见小皇帝小小年纪就要瞻前顾后治理国家,他便有心东山再起,第四次出任宰相。

    王导决定为自己争取一下。这个时代的官场规则是如果要争,就要先退,绝对不能大肆宣称“我还想干第四届”这种话,会被人耻笑的。

    那如何表现想当宰相的意愿呢

    答案就是请辞。

    王导上诏书,说苏峻之乱已经平息,我要回家养老了。

    小皇帝吓坏了,亲自来到乌衣巷,请王导务必留在朝廷,将丞相之印送给王导。

    王导装模作样推辞了几下了,收下了。

    王导东山再起,第四次当宰相,辅佐东晋第三代帝王,堪称传奇人物了。

    这个结局并不意外。

    温峤也只是很短暂的幻想过当宰相而已。

    温峤觉得既然不能当宰相,留在京城也没意思,一山不容二虎,建康不能有两个顾命大臣,还有可能被王导忌惮,所以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