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经营这么一个大的岛来说,加上守军家眷,还不到两千户人家,无异是杯水车薪,难怪会被南边的倭国惦记。
五月初,北海舰队的徐勇也带领一舰二船送了部分人员和物资来了。
辽王和北岛上的军民共同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后,又带上徐勇的船只,沿着库页海峡北上库页岛。
他在临走的时候,终于想起来刚上岛时对刘兴的承诺,吩咐刘江在年底前再送两千户内地移民在此安置,又让警卫排长海狮回趟老家组织五百户赫哲族人到北岛落户。
这北岛地大物博,气候四季分明,可比不能种庄稼的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强多了,而且适合牧马放羊的坡地也比较多。
赫哲人好多习惯和苦夷人相近,平时也比较好相处。
海狮也因此摇身一变,火速成为了千户,负责协助刘兴镇守库页卫。刘兴的待遇也上提了一级,升任指挥同知。
库页岛极其荒凉,更重要的是交通极为不便。
辽王只是在库页岛上稍加逗留,就抵达黑龙江口的庙街城,看望了在这里坚守的庙街卫指挥佥事康兴等人。
庙街原名奴尔干,女真语意为风景如画,曾经是元朝征东元帅府驻地,城内至今住有数百户蒙古人。
正是这些蒙古人的祖先曾经代表蒙元政府进驻过海峡对面的库页岛,同时也是代表华夏中原政权对库页岛进行第一次有效管辖,也是最后一次有效管辖。
后来的大明和满清对库页岛的统治都是羁縻而已,连收貂皮都是让岛上的人主动送过来。以至于后来的老毛子和倭寇都跑到库页岛上建立哨所一百多年了,满清竟然都还不知道。你能说这叫有效统治吗
辽王穿越后,出于弥补历史的遗憾,派出心腹大将易信专门经营了黑龙江口好几年。
在易信的努力下,这里的蒙古人迅速归顺了大明,对周围的各个部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周边五百里内的上千户赫哲人,方圆千里内其他零零散散的部落百姓,也都相继归附大明。
为了加强对这里的服务与管理,辽王正式在这里设立了庙街卫,派了广宁中护卫中的蒙古千户康兴担任庙街卫指挥佥事,接替易兴镇守黑龙江口和库页岛北部地区。
晋商已经派人在这里建了一个买卖城,也就是集市,主要用辽东生产的生活用品换取当地人猎取的貂皮、熊皮等土特产,深受当地人的欢迎。
随着双方关系的进一步融洽,易信重修的永宁寺香火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当地百姓也接受了寺里面供奉的观音娘娘。
目前庙街卫除了四百名驻防官兵及家眷外,登记人口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的样子。
考虑到这里的气候,几乎没有春秋,夏季也很短暂,不能生产粮食,却大半年要结冰飘雪,有这些人口已经不算少了。要知道到了后世老毛子经营下的庙街也不过两万。
因此辽王对庙街的现状还是基本满意的。
闰五月底,辽王乘快船溯黑龙江西进,抵达伯力卫巡视。
这里地处外三江平原,情况要比庙街好得多。
外三江平原也是冻土形成的黑土地,是正儿八经适合农垦的膏腴之地,不仅有辽王府建立的一个劳改农场,还有鲁商承包的农场。
城内不仅建有买卖城和寺庙,还建了一个小学堂和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