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商人很配合,朱炫让他们来集合,他们就集合。
在泉州出海的主要是瓷器,当然茶叶也有。
除了这两个,还有其他能引起外商兴趣的东西,当地商人都集中起来,到时候一起放到贸易港里。
那些商人愿意配合开会,把这个简单的会开完了,朱炫不含糊,直接让人建造贸易港。
这里的商人,不敢不服从。
朱炫把岑璟留在晋江暂时统筹一切事宜,见没有自己什么事情了,就去一趟广州,安排其他任务,随后又带队回应天。
今年是三年之期的第三年。
另外两个竞争对手,朱允炆下落未名,不知道死了没有,朱允熥早就不想争夺什么,干脆躲到武当山上,等这一年过去了再说。
蓝玉被警告之后,一直闲置在家,不敢蹦跶了。
朱元璋似乎不打算再起用蓝玉,没有蓝玉牵头,淮西勋贵就不敢做什么,另外淮西那群人老得差不多,年轻一辈的没有谁能挑起大梁。
朝中的文官,不再反对朱炫。
目前的形势很明显,他们只能往朱炫靠拢,三司会审那件事,朱炫还让不少文官归心。
一切利于朱炫。
没有了竞争对手,朱炫轻松很多,再加上一切走上正轨,把事情交给
回了应天,朱炫首先回宫见皇爷爷,然后去新军的军营,视察士兵们的情况如何,最后计划一下去倭国的事情。
那三个小丫头,留在番禺。
她们准备去一趟昆明,检查张岑云的工作情况,决定不去倭国欺负那些小矮子了。
“殿下”
廖镛和耿璇齐声说道。
朱炫来到新军营地,看了一眼训练得差不多的新军士兵,整体军容比起刚成立的时候好了很多。
他们令行禁止,纪律严明,很有新军的感觉。
朱炫说道“你们做得不错,陆军留下继续训练,过两天我会带海军出海体验一下大海。”
“是”
耿璇和廖镛同时说道。
海军没有亲近过大海,都不能称之为海军。
安排了一下,朱炫找到礼部的人,问清楚足利义持还在不在,住在什么地方,再商量好去倭国的行程。
足利义持听了,自然是欢迎朱炫去倭国。
于是乎,他们决定,五天之后出发。
随后,朱炫再视察一下跨江大桥的情况,只见桥墩开始建设,用的还是围堰施工,整个工地规模庞大,花重金征集了数万名工人,轮番作业。
看到有进度了,朱炫明白科学阁的数据,应该得到固定,技术上有所突破,一切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北平。
铁铉来到曾经燕藩的军营,把燕王三卫,所有北平士兵,全部接管了。
那些御史弹劾得没错,北平的士兵,只知道燕王而不知道陛下,铁铉带着圣旨来北平,但是守边的士兵大部分不服从军令。
虽然朱棣部下的武将,已经从军营中被抽离,但是那些士兵,都是朱棣及其部下带出来的,阳奉阴违那是正常操作。
铁铉来的前几天,对于阳奉阴违不理不睬。
但是适应了五天之后,开始严格地要求士兵,必须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有敢不从的士兵,严惩。
军中的刺头绝对不少。
不服从铁铉的刺头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