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2章 苦差事(1/4)
    “肯定得来啊,电影不拍出来,他怎么能甘心”成荫说道。

    他是李翰祥的旧识,四十年多前他们便认识,那个时候他们还都是青葱少年。

    “什么电影”

    林朝阳以为成荫说的肯定是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可成荫却说道“他要拍末代皇帝溥仪。”

    “末代皇帝”

    林朝阳愕然,怎么变成末代皇帝了难道我串台了

    瞧着他的表情,成荫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他一个香江导演拍末代皇帝的事有些违和”

    成荫的话也不能说不对,但林朝阳真正惊讶的原因并非是这个。

    难道是自己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李翰祥不拍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改拍末代皇帝了

    “他为什么拍末代皇帝啊”

    心里一团迷雾,林朝阳迫切的需要成荫来给他解答。

    “这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从影四十年,李翰祥拍了几十部电影,获奖无数,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大导演。

    不过也因为常年的高强度工作,在1975年他被检查出了冠心病,这病拖了三年,到78年他特地去了美国洛杉矶进行手术。

    临到手术之际,他突然一想到这一刀下去祸福难料,背井离乡三十年,还没来得及回到祖国大陆去看看。

    彼时恰逢国家改革开放,于是李翰祥联系了与大陆“有联系”的香江友人,秘密返回大陆,进行了一次阔别已久的畅游。

    游玩期间,李翰祥还不忘拜会当年的师友亲朋,其中许多人都是如今国内文艺界响当当的人物,比如燕影厂的谢添、谢铁骊、黄宗江;沪影厂的赵丹、徐桑楚、李准;画家吴作人、程十发等,成荫也在其中。

    “我记得那天吃饭,前段时间我们刚刚内部放映过翰祥的倾国倾城,大家都给予了盛赞。

    能在香江的片场搭出紫禁城的布景,拍出一流的清宫片来,多了不起啊

    谢添当时对翰祥说你这样的才华和魄力,如果在故宫实景拍摄,岂不是更可以大显身手

    当时翰祥表现的很谦虚,但暗地里却动了心思。

    他后来跟我说过,过去他以为自己此生已经无望再回大陆拍片,可通过那次的旅游和探亲访友。他觉得大陆的氛围开放、友好,回到这里拍电影未尝不行。”

    说到这里,成荫叹了口气,“他想的是很好,不过两岸阻隔多年,政治、经济、人事多有变迁,想要回到大陆拍电影,谈何容易啊”

    成荫接着讲,自那次回大陆旅游后,李翰祥先是去美国接受了手术,休养期间又对接上了沪影厂,得知李翰祥要回大陆拍电影,甚至惊动了副g级领导。

    李翰祥本打算拍一部关于伍豪同志的电影,结果一沟通,发现大陆这边已经有制片厂将关于伍豪同志的电影列入了选题计划,大陆这边便建议李翰祥放弃这個想法。

    然后李翰祥又不死心的再次造访燕京,这次他把目光对准了老舍的经典作品茶馆。

    李翰祥老家是辽宁的,青少年时期生长于燕京,他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推崇倍至。

    当时燕京人艺甚至为了李翰祥的到来,特意排演了茶馆,李翰祥看完话剧后更坚定了要把这部话剧搬上荧幕的信心,为此他前后奔走了半年时间。

    但可惜的是,李翰祥将自己的计划带回香江后却遭到了片商们的反对。

    片商们反对李翰祥拍茶馆,理由很充分。

    茶馆是部好话剧不假,但话剧和电影不一样。茶馆对白太多,场景单一,燕京的地方色彩浓厚,放在舞台上效果炸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