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2/2)
难起来,转回头恶狠狠的瞪了林朝阳一眼。

    吃完饭回来,陶玉书满脸不高兴,林朝阳以为她还在纠结昨晚的“噪音扰民”事件。

    “妈又讹走我两块钱”

    林朝阳一听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陶玉书放寒假了,每天午饭都得在家吃,可不得多收点伙食费吗

    “你这话小心被妈听着。”

    “她知道了就是你告的密”

    得,好人不好当啊

    夫妻俩正说笑的时候,房门被人敲响,打开一看,原来是老丈人。

    “爸,什么事”

    陶父没说话,递过来两张票子便转身离去。

    “什么呀”林朝阳凑过来一看,原来是一张棕床票和一张床架票。

    “爸这是未卜先知吧”林朝阳惊叹道。

    陶玉书没好气的说道“你当我爸是算命的啊”

    林朝阳说的当然是玩笑话,这张棕床票肯定是老丈人淘换来的,只不过恰好赶在了今天给他们而已。

    “暑假的时候我爸就在张罗了。”陶玉书补了一句。

    林朝阳顿时感受到老丈人对他们夫妻俩的拳拳爱护之心,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父爱无言。

    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棕绷床还是差了点意思,要是个弹簧床床票就好了。

    有了票证,又刚刚缴获了林朝阳的小金库,换个床和床垫自然不是问题。

    当天下午,林朝阳和陶玉书雇了一辆板车就将床架和床垫拉回了家里。

    陶家前几天才刚添置了电视机,今天又在换床,所谓旧貌换新颜,家里不免沾了些喜气,连周围几家邻居也在好奇。

    今天傍晚,陶家的晚饭是大嫂赵丽掌勺。

    陶父陶母晚上要去工人俱乐部观看于无声处的话剧演出,五点就从家里出发了。

    于无声处是由沪上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创作、编排的话剧,今年一经公演便火爆沪上,一票难求,真如剧名一般于无声处听惊雷。

    11月份,受文化部和全国总工会的邀请,编剧宗福贤、导演苏乐辞率领于无声处剧组抵达燕京进行演出。

    复刻了在沪上的表现,于无声处在燕京首演便取得巨大成功,多家媒体报道了这部话剧的首演盛况,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人民日报甚至在头版刊发了特约评论员文章人民的愿望人民的力量评话剧〈于无声处〉,称于无声处剧组来京为首都人民演出,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首演即火爆,于无声处成为了这个冬天里燕京文化界仅次于电影追捕、杂志今天的文化现象。

    昨天大舅哥从朋友处搞来了两张于无声处的门票,孝敬给了陶母,于是便有了今天老两口的外出约会。

    大舅哥的这番操作让林朝阳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一时又想不起来,直到注意到了书架上的那本红楼梦他才恍然。

    这要是搁红楼梦里,大舅哥妥妥的琏二爷啊

    爷们儿干啥啥不行,但处事是真能处明白,还会讨人欢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