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莫扎特的管弦乐作品,为单簧管家安东史塔特勒而作,谱写于1791年。
乐曲既是莫扎特最后完成的作品之一,也是其最后的纯乐器作品,在乐曲完成后,莫扎特便离开人世。
而这一首协奏曲因为他精心设计的独奏家和乐队间的对话以及没有过多的展示独奏家的段落而出名。
没有特别多的华彩部分。
之前陈秋和乐团那边在演出莫扎特协奏曲的时候便讨论过相关的内容,就是如果他们想要在比赛上使用莫扎特的作品获得一个特别好的成绩,他们所能选择的协奏曲最好是什么。
第一优先级肯定是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数量多,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多,即便演出的优秀版本很多,但是对于他们而言,钢琴协奏曲也是一首特别容易出彩的作品。
不过因为乐团内并没有专门负责钢琴的钢琴家,基本上都是乐团的色彩乐器组的成员过来兼职,加上陈秋也不太好直接上场演奏这一首作品,因此陈秋不太可能选择钢琴协奏曲。
第二优先级则是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莫扎特从小便学习小提琴的演奏,他的小提琴协奏曲数量仅次于钢琴曲。
不过和钢琴曲而言,小提琴协奏曲可以选择的余地就少了许多,被观众所熟知并且喜欢的,仅仅只有两首。
因此如果演奏小提琴协奏曲,陈秋以及乐团基本上都是在这两首之间选择。
除了钢琴小提琴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乐器便依次往下排列。
比如说圆号,长笛,竖琴协奏曲之类。
而单簧管协奏曲永远是被陈秋以及乐团放在最后一个选择的。
这个并不是因为苏玥的水平实力差,或者其他可以选择的单簧管演奏者水平实力差的原因。
甚至也不是因为这一首作品并不受人喜欢。
这仅仅只是因为
这一首作品没有华彩的部分。
华彩,或者说是独奏部分,是让独奏者在音乐中更为突出,也更容易展现出上限的一个部分。
在这种比赛中,陈秋带着乐团的众人给整個作品保证下限,确保作品不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而那位独奏者则是拉高作品的上限。
看看能不能将作品从90分,拉到100分。
虽然陈秋相信苏玥能够跟乐团一起,将下限拉扯到95分,乃至于更高的分数。
但是相比较其他人奔着100分去的节奏,还没有开始比赛,上限就就比别人低上一大截。
陈秋自然而然不会带着乐团选择这一首作品。
这也导致虽然苏玥之前在乐团里跟着他们一起演奏,可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跟单簧管一起演奏过单簧管的协奏曲。
在苏玥离开乐团之前,陈秋从来没有想过相关的问题。
但是苏玥离开乐团后,陈秋就经常开始有些纠结,如果自己当时能带着乐团选择单簧管协奏曲那么该多好。
反正其他的乐团水平不如他们,打他们和打儿子似的,完全不需要带着秦弦开大招暴揍他们啊。
相反,和苏玥一起演奏一首单簧管协奏曲,说不定能给乐团造成更多美好的回忆,岂不美哉
当然,事情过了就过了,陈秋并不会在这些事情上纠结太多,仅仅只是稍微想一想,然后顺带练习了一下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的钢琴伴奏部分。
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多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