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糊涂的性子,就算是明白其中的关节,也只会是当做是不知道地进行推行。
“子布,你可知大汉税制”李基问道。
“此言子坤先生可就看轻下官了,若是连税制都尚且不知,下官又有何面目立足于府衙之内”
顿了顿,张昭便是如数家珍地说了起来,道。
“朝廷所规定的赋税主要有三,一则田赋,十五税一;二则口赋,一岁至十四岁儿童每人每年二十三钱;三则算赋,成年每人每年交纳一百二十钱。”
“不错”
李基点了点头,表示着认可。
此三类赋税正是大汉的主要赋税,主要也可以分为田税以及人口税两部分,这还是不包括想要免除徭役就必须要缴纳更为沉重的“更赋”。
再加上大汉的田地是允许农民自行买卖的,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农民在收成不好的年头,只能选择将田地卖了来缴纳赋税。
这也是导致了这个时代土地兼并的现象,严重得惊人的主要原因所在。
“既然子坤先生亦是一清二楚,那为何还要如此推行这等会惹得民怨沸腾之策”张昭沉声地反问了起来。
“哦子布何以见得会民怨沸腾”李基再问道。
“纵使以开垦新田的名义暂且免除了百姓们三年的田赋,但倘若要求百姓们偿还借贷,其数字断然比十五税一的田赋更高,再加上一连串的口赋与算赋。”
顿了顿,张昭缓缓地说出着自己的判断道。“如此一来,恐怕那些才刚刚安定下来的流民无须年便只能弃田而逃。”
而李基看了张昭一眼,眯了眯眼,道。“既然子布都知道那是流民,何来的口赋与算赋等一系列的人口税”
霎时间,张昭猛然地反应了过来。
没有人口税
确实,张昭骤然意识到了一个似乎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漏洞,那就是那些流民迄今还没有正式入吴郡的户籍。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