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只要再摘了李灿的狗头示众,顺便在李灿的家中找出大量钱粮作为证物。
那么此事便是被史官所记录,那也是李灿墨贪粮食而不会有损刘备的贤名,贾诩更是连一点点的锅都不需要背。
什么
李灿家徒四壁。
此事贾诩还能不清楚吗
但李灿家里没有钱粮,吴郡府库里有的是,只要将一部分钱粮在两者之间运转一下即可。
真是件麻烦的小事。
贾诩暗道了一声,确认了无甚问题过后,便准备返回自己的营帐之内喝茶歇息之时。
骤然,在流民营的入口处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刘府君”
“是刘府君,真的是刘府君来了”
“没想到堂堂刘府君居然亲至此地”
随着贾诩听清流民们发出的动静,整个人先是略微一怔,然后神色略微一变。
要遭如果当真是主公亲至,那可是要出问题的
贾诩当即连忙在亲卫的保护之下,急匆匆地朝着闹出动静的方向而去。
代表着刘备的“刘”字大旗树立而起。
等贾诩赶到之时,远远地看到简雍正在刘备的身旁说些什么,周围还有不少流民似乎也在嚷嚷着稀粥之事。
看着这一幕,贾诩眉头微拧,也只能硬着头皮朝着亲卫们所开的道路迅速走到刘备的面前行礼。
“主公。”
“文和,你来了。”
与贾诩想象之中的勃然大怒不同,刘备的神色温和如旧,且拍了拍贾诩的胳膊,道。
“这些时日辛苦文和了,看看文和似乎都瘦”
说到这里之时,刘备的声音一顿,感受着手掌传来的肉感以及贾诩似乎又圆润了一圈的体态,声音不由得一顿。
自中原大旱、大疫,致使无数流民逃难而来,吴郡文武官吏由上而下几乎都忙碌得瘦了一圈,这才让刘备下意识对着每位部下都是如此勉励。
没想到贾诩非但没瘦,反而随着家人都接到了吴郡定居,贾诩大有一种心宽体胖的倾向,体态反倒是渐渐有所圆润。
“总之,辛苦了,文和负责数以万计的流民分派粮食未出差错,便已是大功一件。”
刘备温声地勉励着,这让站在刘备身旁的简雍不禁欲言又止,更是让贾诩不禁缩了缩脑袋,担忧刘备是不是在说着什么反话。
只是,这不应该啊
纵使主公此前未知全貌,但在贾诩确实没有墨贪过任何粮食的前提下,以着主公的性格也绝不会因此将部下推下去砍头。
然而,此刻在刘备周围的一部分流民依然在嚷嚷着抗议以及粮官李灿墨贪粮食之事,让贾诩还是不自觉地萌生几分危机感,生怕牵扯到自己。
更重要的是,刘备的出现反倒是让事情陷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若刘备不处理此事,必然有损刘备的仁德之名;若是刘备提前便将粮官李灿给砍了,贾诩再想维持这大好局面,可就当真难了。
“主公,你怎会到此处合该留于吴县之内坐镇大局才是。”贾诩硬着头皮地问道。
“吴县有子坤坐镇总览四方之事,备便是留在吴县也无甚用处,尚且不如过来安抚一下民心以及亲眼确认一下流民们的状况”
顿了顿,刘备的声音压低了些许,道。
“更重要的是粮食问题,备此行也有亲往徐州拜访各郡借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