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大珠小珠落玉盘(2/3)
姿态倾听了起来。

    李基爱看书,本以为看书或许是此世最大的爱好与享受。

    不仅是看书能够汲取大量的知识,且与先贤跨越时间与空间进行对话,更重要的是由于“计谋模拟器”的存在,让李基几乎能够在看书的过程中产生到一种自我升级的乐趣。

    然而,此刻李基骤然发现似乎听书的乐趣,远在看书之上。

    尤其是蔡昭姬所念之书,抑扬顿挫的变化,让原本略显枯燥的文字也额外添上了几分别样的色彩。

    那一字一句,不断地飘入到李基的脑海之中。

    李基的思维也遵循着蔡昭姬的声音指引,不断地构建着一条条全新的河流三维模型,模拟着其中的种种变化。

    等不知何时,那对李基而言有若天籁的声音停下了下来,李基缓缓睁开眼眸,这才发现天色居然已近黄昏。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坐于亭中一个下午,却是丝毫未觉得时间流逝。

    “伱该回去了。”

    蔡昭姬开口逐客,似是没有丝毫的感情。

    只是李基很清楚自己仅仅是闭目静听,但蔡昭姬却足足地背诵了一个下午的水利典籍,且不说所需耗费的脑力几何,便是喉咙也必然辛苦之极。

    李基想了想,连忙起身朝着蔡昭姬行礼道。

    “谢过昭姬小姐。”

    “小事。”

    蔡昭姬的声音略有些低地应了一句。

    并不是蔡昭姬不想高声,故作羞涩,实在是喉咙不适,若是声音再大一点必显沙哑,这是蔡昭姬不想在李基面前暴露的。

    旋即,蔡昭姬又问了一句。“可有帮助”

    李基以着“计谋模拟器”推算一番,发现规划的方案提升到了“56最大限值”。

    这种提升效率比李基提前收集到大量水利典籍,整整看上一天都要快上不少。

    更别说假如需要等蔡昭姬先将这些水利典籍默写出来,然后再交由李基阅览,恐怕更是快上十倍不止。

    “如若按照今日之进度,或只需五到七天,基便以此为借鉴,彻底完成吴郡最终的水利规划方案了。”

    李基有些兴奋地道上一句,看向蔡昭姬的眼神也变得灼热不少。

    果然,蔡昭姬有更好的打开方式。

    “听书”什么的,果真与单纯的“看书”是不同的享受啊。

    须知,在此前的模拟之中,就算李基将蔡昭姬绑到小黑屋里虐待逼迫她默写水利典籍,最终也足足耗费了三个月的时间。

    如今的效率,又何止提升十倍

    将作者绑回小黑屋用小皮鞭抽着码字,果然是不行的。

    还得是笼络对方,然后直接让对方一字一句地在耳边温声念着来得更舒服更享受。

    “对子坤先生有所帮助便好,明日子坤先生可再到此处安坐。”

    蔡昭姬微微点头道了一句,然后便径直行礼离去了。

    而此处亭子本就离偏院不远,既算不得什么隐秘之处,也不在后院之中,只是相对稍息僻静。

    李基自行寻了个路,然后去正厅寻蔡邕道了一声,方才离去。

    接下来的一连五日,李基都准时拜访蔡府。

    每天与蔡邕商议关于书院问题之余,便是静听蔡昭姬背诵水利典籍。

    尽管蔡邕依然没有彻底答应下来,但却几乎与李基将关于书院的种种细节尽数商定完毕。

    唯一的问题,则是蔡邕担忧仅凭一己之力,未必能够支撑起书院,因此需待广邀的大儒、名士回信,以确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