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1章 1980(1/3)
    电影厂每拍出一部作品,中影以70万的价格统一收购,由中影去做全国发行,卖多少钱与电影厂无关。

    好处是旱涝保收,坏处是制约发展。

    每部片的成本最高就是70万,再高就亏损了嘛而如今的成本又在逐年增加,这使得电影厂只能拍一些小片,不敢放开手脚。

    中影把大头利润拿走了,但这个钱是要上缴财政的,国家拿到钱,才能给电影厂拨款、支持农村放映、修复戏院、建一些文化基础设施等等。

    说白了,还是穷。

    此刻,汪洋看着这份资料。

    北影厂今年拍了11部片,因为国家给的指标就是11部,其中包括庐山恋。他感觉庐山恋一定会火,可惜厂里拿不到钱。

    而明年还有太极。

    根据陈奇的描述,要做清末时期的服化道,要搭景,要全国找武打演员,最好从香港请武指,一听就是个大工程,70万预算可能不够。

    汪洋是個有雄心的人,拍就要拍好,要么就别拍

    他去过欧洲考察,发现那里早就在研究票房、市场、上座率之类的东西,国内却还是旧体制,他今年一直在与中影沟通,想争取一些利益

    “要么我们电影厂有自主发行权,要么你适当提高收购价,70万太少了。”

    中影当然不同意了。

    汪洋是典型的改革派,有进步的一面,也有时代局限性,比如真把发行放开了,会产生什么负面效果这点他就想象不到,他只觉得要改革。

    “”

    汪洋缓缓起身,踱到窗口,刚好看见陈奇拿个破相机在厂里拍来拍去,正缠着刘小庆问感想,忍不住失笑。

    今年北影厂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就是从这小子搬过来才发生的,又是爱情又是武打,全都大逆不道,但极对自己的胃口。

    他是老革命,38年去的延安,从来不怕事儿。

    “再与中影沟通沟通吧”

    “实在不行,我直接上书中央,一定要把这个口子打开”

    “有什么事,我担着就是了”

    “呼”

    “呼”

    “哎呦卧槽,总算蹬回来了”

    1979年的最后一天,陈奇裹着大棉袄小棉袄,蹬着自行车艰难的回到了大栅栏。

    十几公里呢脸哇红哇红的,耳朵都快冻掉了,他没戴帽子,小风一个劲的吹,鼻涕一个劲的流,这特娘叫一路风流。

    天虽冷,大栅栏却很喧嚣,新年了。

    人头攒动,生意兴隆,再不济给孩子买点糖果吃,也叫过节。陈奇经过马聚源的时候,特意往里瞧一眼,这是卖帽子的老字号,嘉庆朝就有了。

    清末的时候有一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都是当时的顶级奢侈品,就叫一地道

    “弄顶羊剪绒帽子好了,那玩意暖和。”

    陈奇拐进了门框胡同,刚进去,就瞧见院门口一堆人挤着,吵吵嚷嚷的。

    “慢点慢点”

    “摔一下你赔得起么把门打开,门打开”

    他一眼看着老爹了,喊道“爸,你们干嘛呢”

    “儿子回来了,你张叔家买电视了”陈建军道。

    “9寸黑白大彩电,高高的小奇啊,晚上过来看电视,人多热闹”张叔嘴角都快咧天上去了,他是大院里第一个买电视的。

    “哎呦您这9寸黑白大彩电,我可真得见识见识”

    几人乱哄哄的进了院,护卫着张叔怀里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