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高薪阶层(2/3)
    “我们再研究研究吧,不着急。”

    汪洋顿了顿,忽然颇感兴趣的问“小江,你觉得那个写剧本的小伙子怎么样”

    “有才华,形象佳,性格谦逊,成分也不错,没有黑背景。”

    “那天放醉拳,我听他和人闲聊,好像对娱乐片一道有些见解。我一直想让厂里多拍不同类型的作品,不能总苦大仇深的,怎奈懂此道的人不多。”

    “您又惜才了”江淮延笑道。

    “我当然惜才了,不过那个小伙子年轻的过分,让我心里也没底,再观察观察。”

    聊了几句,江淮延回了文学部。

    他让梁晓声去找陈奇,不一会,陈奇过来了,道“江主任,剧本又有变故了”

    “没有,别紧张,找你谈谈稿酬的事儿。”

    稿酬

    陈奇眼睛一亮,他鼓捣这个破剧本,不就是两个目的嘛一为住招待所,二为挣钱。

    江淮延见他的样子,打趣道“我还以为你会说是为人民服务,稿酬就不要了呢”

    “我又不是圣人,我付出了劳动自然想得到回报。再说,我也想让我父母看一看,让他们高兴高兴。如果我真到了无欲无求那天,我可能就真不要了。”

    “嗯,是老实话。”

    江淮延点点头,道“编剧酬劳这个事,怎么说呢,一直很受羡慕。后来中断了十余年,近年又恢复了,国家没给我们定新标准,我们一般自己商议。

    之前一个剧本能拿6千块,现在不可能了,但我们尽量的从综合因素考虑,给你们最大的优待。

    改编剧本,我们会看作者和原著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酬劳就高一些。原创剧本呢,也差不多,你是青年作者,通常不会太高。”

    “我懂我懂”

    陈奇连连点头,在心里嘀咕,五百块或者四百最差最差三百块总有了吧

    “经我们多番考虑,决定给你八百元的稿酬”

    咝

    他顿时一抖,上辈子好歹是个老板,此刻听到八百块,竟有点喜出望外的德行。

    稿酬这个事,要等到1984年,国家才出了一个新标准长故事片,每部15004000元,短故事片7502000元。

    当时确实是高薪,可惜很快就到了90年代,商业大潮来临,作家赚的盆满钵满,结果电影编剧还苦逼兮兮的拿这个标准。

    “江主任,我什么时候可以领呢”

    “财务对接完了,一会就可以去。”

    “好好”

    江淮延瞧他乐滋滋的样子,十分理解,这是八百块啊

    1979年,京城城镇职工,平均月收入是618元,看好是城镇哦,不包括农民。农民一个月30块钱就不错了,穷的地方十几块钱。

    “伱先在招待所住着,厂里会陆续筹备,有事情就叫你。”

    “自由活动呗”

    “呵呵,你现在暂时没有任务,不回家看看”

    “当然回去了,对了江主任,庐山恋能在下个月的电影创作上发表么我想拿回家给我爸妈看看。”

    “可以啊,没问题。”

    “那就好”

    陈奇放了心,现在是五月份,下个月是六月,不会跟原作者撞车了。

    他出了门,立马跑去财务领钱。

    现在用的是第三套人民币,最高面值只有10块钱,正面是人民代表走出大会堂的图案,所以有个俗称,叫“大团结”。

    说起大团结,那年陈奇才十几岁,无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