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0章 扬州分郡(2/3)
之乱,闽中仍是会稽东部都尉的治下。在这些年的发展中,闽中亦有从北方迁徙而来的汉人宗族,但眼下毕竟还没经历孙吴主导下的对山越的民族融合,更不要说两晋南北朝时的衣冠南渡了,所以闽中的情况与并州凉州有些像,汉人在数量上处于劣势。

    陈登虽没去过闽中,但会稽郡和豫章郡这半年来终究算是朝廷的热点之一,他既然有心,谈起闽中来条条是道“回陛下,以臣愚见,百姓生计,在于谷粮。闽中湿热之地,当以水田之宜,尽凿溉之利,广农具之用,以安民心。山越之众,其心不一,可分而化之。”

    “臣又闻闽中内外交通不便,特产、田租难以转运而出,臣私以为或可以海运为之。”

    都说蜀道难,可与蜀道相比,闽道亦不逞多让。

    刘辩一听就知道陈登在闽中郡的问题上是做过功课的,他说道“以朕观之,如今闽中郡田亩之数还是太低了,元龙此去,任重而道远。”

    陈登一听,立马俯身领命。

    “不过,元龙去之前,还是得再去华元化那里一趟,朕可不愿看着元龙拖着病体上任”

    “臣遵命”

    于此同时,原本被陈登心心念念的庐陵郡,时值冬日,却还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庐陵县吉安这座秦时设下的县城几经更名,如今正式成为了新的庐陵郡的郡治。

    庐陵太守不是旁人,正是早先跟着何进前往中原各地恢复郡国学校的王朗。

    他得为二千石,虽然只是二千石中最排不上号的那种,却也算是不枉辛苦一遭了。

    荀爽此刻正在庐陵县的城门楼上,望着城门内外来往的汉夷百姓。他的身旁跟着他最年轻的弟子周瑜,后者侍奉在侧,却是满脸的担忧。

    同周瑜一样也在担忧的乃是王朗,新设一個郡府,朝臣们只需要在后面动动嘴就行了,而前线官吏要考虑的事情就很多了。

    作为设立庐陵郡的首倡者,荀爽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殚精竭虑,原本就有旧疾的他如今看起来分外消瘦,本就不好的身体雪上加霜。

    王朗却正亦步亦趋地跟在荀爽之后,听着荀爽的交待,脸上没有一丝不耐。

    “山越人作乱,多是受了逼迫所致”

    “汝治下的官吏、大族,不可不察”

    王朗用心的听着,他也知道这是荀爽的无私之言。

    只是不过说几句话的功夫,王朗就觉察到荀爽在大喘气了。

    周瑜忍不住提醒道“老师”

    荀爽抬了抬瘦削的手臂,最后叮嘱王朗道“景兴,治庐陵之道,我只有一言相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无论做何决定,都要考虑到眼前这些来来往往的百姓。”

    “朗谨受教”王朗重重下拜,“公今日之言,朗终身不忘”

    荀爽轻应了一声,不再言语。

    周瑜轻声问道“老师,此处风大,不如先回府衙歇息”

    他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自己的老师这个时候不在屋中静养,而非要来到这城墙之上。

    荀爽轻轻摇了摇头,他自己的身体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忽然,荀爽轻声感慨道“时不我待啊”

    周瑜却没有听清“老师”

    “无事,回吧”

    周瑜闻言,忙不迭的招手,早在附近等候的仆人们立马就抬着用竹子制成的软轿过来。

    此时的软轿的造型与车架几乎无异,或者说底下装上轮子后就是车架,仆人们小心翼翼,抬着荀爽下了城墙。

    下了城墙后,周瑜问起荀爽身体情况,却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