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他而卷起的风波却未能平息。
当日,便有一批新鲜出炉的弹劾吴脩的奏书出现在了尚书台。而知道朝会之上事情始末的内臣们自不敢大意,这些奏书以最快速度出现在了刘辩的案头。
与此同时,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也传到了素来是舆论场的太学。
将作大匠吴脩质问天子是否要行徙陵之策
吴脩对天子无礼
吴脩身为将作大匠,想要恢复徙陵以谋私利
各种说法,不一而足。
涉及到朝堂,故事传播的极快,而在传播过程中,故事的内容出现些许偏差是很合理的事情,非常合理。
三人成虎的道理自古皆然,可又有哪个有名声够分量的朝臣愿意站出来为吴脩辟谣呢
吴脩想要让刘辩否认徙陵,他也的确成功了。
但在出身大族的朝臣们眼中,事情已经了结,这意味着没有人愿意为了他而平白得罪天子。
等到次日,吴脩已然是人人喊打了,起码没几个人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为吴脩说话。
“怎么会这样”一夜之间,吴脩仿佛老了七八岁,他连府衙都没去。
原本还想去院子里散散心,可还没出屋,他就听到了院外隐隐约约传进来的嘈杂声。
吴脩登时恼怒起来,叫来家中管事怒斥道“外面都是些什么动静平白扰了清净。将人都赶走,这还要我教吗”
可老仆却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吴脩仿佛想到了什么,略带惊慌地问道“外面都是些什么人在叫嚷”
见老仆还是不答,吴脩就要出屋过去听听,老仆只好开口道“多是些太学生,听到了什么谗言,被人鼓动来辱骂主君”
“人多吗”话问出口,吴脩却不敢知道答案了,缓缓地回到内室,直到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但他想逃避,已经晚了。
当日傍晚,一群甲士冲进了吴脩的府邸。
“尔等可知此是何处将作大匠当面,安敢放肆”吴脩怒斥道。
“还当你是二千石呢”甲士身后缓缓走出一个宦官,双手捧着诏书,冷笑着说,“半个时辰前,你就已经是个白身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吴脩高呼,他知道朝廷出诏书的流程和效率。他做成了这么一件大事,怎么身处危难,一个帮助他的人都没有竟然半点消息都没收到
“现在后悔,晚了”小黄门高望一脸的嚣张,斜眼盯着吴脩继续说,“你非议天子,此乃不敬之罪,先去廷尉反省去吧来人,将他带走”
“慢着”吴脩将衣袖向后一甩,昂首挺胸,话语中带着傲气“我自己会走”
吴脩想明白了,一定是天子气急败坏,他相信,等到他从廷尉出来,一定会名声远扬的那些享受了他好处的人一定会援助他,不然以后遇到了这种事,谁还敢第一个出头
高望气得跳脚,叱骂坐视吴脩耍威风的甲士“尔等都是死人吗还不速速将他拿下”
甲士们哪敢得罪高望,闻言立刻一拥而上,吴脩的名士风度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他责骂道“与礼不合,有辱斯文”
“我好歹曾是二千石,岂能受辱于尔等之手”
高望立马叫嚷“还不快将他的嘴堵上,省得他再说出什么僭越之言”
“呜呜呜呜呜呜”吴脩挣扎着怒视高望,可如何能挣脱甲士们的钳制,很快就被押送至了廷尉府诏狱。
有着许多弹劾吴脩的奏书作为凭据,刘辩从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