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78.第177章 上公太傅(2/4)


    他相信刘辩能做到这一点,刘辩也没有让他失望。

    至于接下来

    卢植知道,他要找到一个能解决问题,且恶劣后果最小的方案。

    并以此说服天子。

    不然,中常侍只怕又要权倾朝野了。

    朝会仍在继续。

    袁隗当然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可袁氏体量在这儿了,又能藏到谁的身后呢

    他再度上奏说“校事所部压迫小吏,动辄杀人抄家,乃有今日之乱。诚宜召回,遣贤达之人为长吏,安抚地方。臣以为吏治为多年积弊,司隶天子脚下,与别处不同。整顿吏治,当缓缓图之,不可急于一时。”

    “臣以为不可”董卓起身反驳。

    有朝臣震惊地看着他,不说董卓曾是袁隗故吏,大鸿胪亦为司徒所领。

    袁隗知道他有支持者也必然会有反对者,但只是没想到会是董卓。

    平日里恭敬有加,却在此时跳了出来。

    董卓对身旁要杀人的目光置若罔闻,作为雒阳第一盖勋吹,他马上举出了盖勋整顿吏治的例子“臣亲眼所见,盖公整顿吏治,亲力亲为,巡查河东诸县乡里,如此两次,河东方能得治。当时若能有校事所部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郡国小吏之乱,郡兵亦可平,如郡兵不能止,必是长吏无能也臣愿为陛下荡平叛贼”

    董卓之后,袁术进言道“自雒阳县整顿吏治以来,河南治下政通人和,百废待兴。汉家十三州百姓俱为天子之民,岂能厚此薄彼若是半途而废,此对河南之外的百姓何其残忍”

    昨日袁术得到袁隗派人送来的消息,让他今日一定要在朝堂之上反驳他。

    起初袁术还有几分不解,但随着朝会的进行,他全明白了。

    袁隗最初的上书全是政治正确,让人难以驳斥,但现在不同了。

    虽然当今天子并未明说要行改革,但在民间,已经有人将校事校尉部的设立称为光熹新政。

    此前的三辅屯田以及已经被拿出来讨论可行性方案的荆扬二州屯田也被归为新政的一部分。

    新政有弊有利,这便有了讨论的空间。

    作为校事部前身的长官,关羽当然要站出来说两句话。

    希望借着新政实现心中理想,同时顺便为荀氏增加些影响力的荀爽起身辩驳。

    羊续、包括在刚才支持袁隗的黄琬同样持反对意见。

    此时同黄琬一样转变立场的人竟还不少。

    继续支持袁隗的人更多。

    一时间,整个朝堂乱成了一锅粥。

    校事司马伍孚坐立难安,因为坐在他前席的校事校尉贾诩一直没有发言。

    共事的过程中,他知道贾诩素有大略,本以为贾诩老神在在的早有打算,他也就没说话。

    可等了许久,贾诩依旧没什么动作。

    他忍不住问道“贾公,事涉校事部,公不为我等辩解些什么吗”

    贾诩瞥了伍孚一眼“伍公想说什么,不必考虑我。”

    伍孚见贾诩一副明哲保身的模样,心知指望不上他,遂站出来大呼“陛下,小吏作乱,正因为有罪未罚,朝廷秉持大义,岂可示弱此先例一开,天下必然吏治崩坏,臣请罢司徒以安天下”

    随着伍孚提出了新观点,陆续有朝臣认同。

    汉室岂有向罪吏妥协的道理大义的名分在争辩之中过于重要了。只是喊出罢免司徒的就伍孚一人。

    未久,袁隗为自己辩解道“臣所忧虑的,是道德不能行于世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