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换血(2/2)
孙星云摇了摇头:“然汉武唐宗,他们手里的兵并不多,为何使得北方铁骑闻风丧胆”

    赵祯一愣,登时无话可说:“那依你之见呢,以你火器之利裁军减员”

    孙星云点点头:“正是,兵贵精不贵多,

    能打的,两万铁骑平漠北。不能打的,百万雄兵也、也这个不行。”

    看赵祯阴沉的脸色,孙星云不敢再嘲讽下去。

    但显然赵祯已经被说动,韩琦趁机又道:“陛下,孙星云所言非虚,臣等这十策迫在眉睫,还请陛下三思。”

    赵祯尚未回答,孙星云却对范仲淹说道:“老范,你这些想法是好的。可一定要切记,不可盲目,一定要循序渐进。要知道药效过猛,则更为伤身。”

    赵祯心头一震,这正是他所担心的,改革是好的,谁不想改革。可一旦弄不好,就会满盘皆输弄得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赵祯改革的初衷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军事危机,是要富国强兵。而庆历新政却恰恰触犯了这些百官集团的利益。

    要改革这些封建官僚体制,说起来容易,然而要真正做起来却似难于上青天。

    大宋朝,官僚地主阶级在官员丧失世袭爵位和封户特权的情况下,为了确保“世守禄位”,又参照唐制,制订扩大了中、高级官员荫补亲属的“恩荫”制度。通过恩荫,每年有一大批中、高级官员的子弟获得低级官衔或差遣。

    且朝廷恩荫,不仅极广而且极滥,每遇大礼,“臣僚之家及皇亲、母后外族皆奏荐,略无定数,多至一二十人,少不下五七人”,并“不限才愚,尽居禄位”。

    改革措施若是太猛,则更张无渐,改革的思想动员不够,配套措施不到位,对罢黜官员的安置没有着落,农民没有在新政中得到立竿见影的好处。这势必会引起整个社会阶层的巨大反弹,若是赵祯一旦动摇,则改革必败。

    赵祯也说道:“范仲淹,还有韩琦、富弼你们几个,朕会在朝堂不惜一切保你们实施新政措施。但有一点,正如孙星云所言,切莫贪功冒进。改革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事,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到时候朕也救不了你们。”

    范仲淹等人心中一凛,纷纷点头称善。

    三日后,垂拱殿早朝。

    朝廷变天了,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宰相王曾,他以年迈为由,要求辞官回乡。

    赵祯恩准,然后朝中还有几个年老官员也纷纷递上辞呈,表示告老还乡。

    赵祯都一一恩准,吕夷简等人惊的是面面相窥。

    紧接着,赵祯颁布新诏书:范仲淹授枢密副使,官拜参知政事。由范仲淹接替王曾位置,成为当朝宰相。

    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俗称“四谏”。

    一时之间,满朝哗然。

    朝堂大换血,这期间竟然没有丝毫的苗头。朝中的官员们,事先都全然不知情。

    要知道,这些都是肱股之臣,一下子上来了这么多年轻官员,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撑起一片天。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