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章 军机处(1/2)
    早在天启七年五月时,正值朱由校落水病重那段时间。

    奴酋皇太极亲率十万八旗兵进攻宁远、锦州等地,时任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和平辽总兵赵率教坐镇防守,爆发了历史上着名的“宁锦之战”。

    明军凭借各级将领的冷静调度、辽东士卒力战不退,坚守城池。双方激战二十余天,建奴死伤惨重,损失万余人,皇太极被迫撤兵。明军取胜,史称“宁锦大捷”。

    长期以来,建奴都是以“以战养战”的方式,通过战争来掠夺人口财富粮食、补充战略资源。而宁锦之战的失败,使得建奴不仅空手而归,未能获得补给,反而在战争中将存粮消耗一空,损失大量青壮人口。

    此时又正值青黄不接之际,秋季未到,粮食未熟,导致东北地区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饥荒。建奴内部,粮食价格飙升,一斗米竟然要价八两银子,有的地方有钱都买不到粮食。时间一长,家家易子相食,甚至互相杀戮,剖尸取肉。

    在大饥荒的巨大压力下,皇太极等建奴高层不得不改变战略方针,寻找新的出路。

    皇太极一方面积极笼络蒙古诸部,孤立察哈尔,一方面又对其采取军事行动。天启八年二月,皇太极率军在敖木伦击溃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落,俘获一万余人。九月又率满蒙联军进攻察哈尔部,大胜而归。

    在击败察哈尔部控制了大凌河上游地区之后,建奴也就获得了绕开宁锦防线、直接威胁大明京师的基本条件。

    天启九年春节,在爆竹声、烟火气中,大明百姓迎来了新年。

    由于朝廷调度得当,这一年的冬天,京畿地区物资充足。京师更是取消了宵禁,允许商贩开门做生意,百姓上街游玩,燃放烟火。

    这一晚,朱由校在御书房,批阅着奏章,身边坐着几人正吃着火锅。

    朱由校手中拿着奏折,一旁的魏忠贤不时夹一块肉递到他嘴里,吃得满嘴流油,一脸满足。

    朱由校放下奏折,一拍魏忠贤,道“老狗,你也坐下来,吃”

    魏忠贤忙道“老奴谢皇爷恩典老奴身份卑微,不敢”

    朱由校一眼看向田尔耕,田尔耕心领神会,一把扶住魏忠贤,半请半拉把他按在皇帝旁边的座椅上,嬉皮笑脸道“魏公公就不要推辞了,免得拂了陛下一番好意啊”

    于是一张大圆桌,桌上是一个铜鼎火锅,四周摆满各式丰盛的配菜。

    皇帝居正首,左边是东厂提督太监魏忠贤、锦衣卫都指挥使田尔耕、西厂提督将军骆思恭,右边是内阁首辅韩爌、吏部尚书温体仁、东阁大学士刘鸿训,皇帝对面是户部尚书郭允厚、兵部尚书袁可立、工部尚书徐光启。

    大明帝国中枢最举重若轻的十个人齐聚一桌。

    朱由校把奏折递给韩爌“各位爱卿都看看这折子,发表一下看法吧。”

    韩爌看完大吃一惊,看向骆思恭,问道“骆督主,折子上的情报所言能确认真伪吗”

    骆思恭肯定道

    “阁老无需怀疑。我西厂人员自前年九月就已经渗入辽东地区,监视鞑子的一举一动,至少每隔半个月就会有情报汇总传回。而自宁锦之战后,鞑子内部就闹起了饥荒,奴酋皇太极一直积极对外进行军事扩张和掠夺。去年初开始就一直在做兵力调度和物资储备,为进攻我大明做准备。”

    袁可立看过折子后也认同道

    “去年建奴已经占据了义州以西、大凌河上游地区,蓟州镇边关各卫所也多有上报建奴、蒙元的探马出没日益频繁。如果建奴联合蒙元作为向导,就可以绕过宁锦,直接进军永平府、蓟州、昌平州一线,威逼京师”

    田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